推动5G-A能力“变现” 叩开移动AI时代大门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27 15:34:30

  ◎本报记者 崔 爽

  “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83.7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5G用户数占全国移动通信用户数50%以上。我国持续推进5G规模化应用,实现5G应用案例数累计超过9.4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应用,为全球制造业可持续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6月26日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开幕式上介绍。

  “本月恰逢中国5G商用五周年。5G商用五年成果显著,对全球移动产业的影响前所未有。”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表示,面向2030年,全行业要持续推进5G-A(5G的增强版)的技术增强,持续拓宽5G-A的商业边界。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表示,5G-A已经“在路上”,而中国引领着5G-A发展。比如,中国移动宣布2024年将在300多个城市启动5G-A商用部署;中国电信通过对三载波聚合、轻量化等新兴技术的创新,推动5G-A网络规模化和场景商业化发展;中国联通围绕5G-A六大应用场景,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与产业推进。

  5G-A具有下行万兆、上行千兆、千亿联接、内生智能的网络特征,可以更好地匹配人联、物联、感知、高端制造等场景,催生 大量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

  尤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AI+5G-A”打开想象空间。汪涛谈到,2024年,5G-A商用元年与AI入端元年交汇,将开启“移动AI时代”。这一时代将带来三大变革:人机交互变革,交互方式从“触控交互”走向“全模态交互”,支持自然语言、手势和情感等多种交互方式;内容生产变革,人们获取信息将从“检索内容”走向“AI生成式内容”,信息生产从预制转变为定制,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实时服务;移动终端变革,移动终端从智能手机走向“AI助理终端”和“具身智能”,提供全场景的智能入口。

  “移动AI时代的多样化业务对网络大下行、大上行、低时延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全面拥抱AI,提升网络运维效率成为当务之急。”汪涛说,因此,要以网兴智,打造移动AI时代的坚实底座;以智赋网,全面提升网络生产力。

  目前,全球5G用户规模已突破18亿,运营商已兑现5G第一波红利。面向消费者,新通话、云手机、裸眼3D等对速率、时延等提出了新要求。面向行业,5G轻量化生态已成熟,无源物联面向更广阔市场,车联对上行提出更高要求,新业态驱动产业升级带来第二波红利。

  “未来十年是拥抱移动AI时代的十年,是加速走向智能世界的十年,也是5G-A发挥基石作用的十年。”汪涛表示,5G-A可以更好地满足AI时代的潜在网络需求,同时,5G-A引入的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全新能力,让5G深度参与低空经济、智慧物流等新产业机会。

  赵志国提出,下一步要共促技术创新,加快推进5G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系统布局5G轻量化、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加快推进商用部署。

  他建议,推动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有序推动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技术部署应用,更好匹配万物智联、高端制造等场景。

  这一年,浙江国资国企还聚焦服务大局,让国企功能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其中,找准国资国企发力点、突破口成为关键。

  凭借着科幻场景的震撼力、科幻想象的创造力、科幻人文的认知力,《流浪地球2》完成了中国式情感、中国式精神的多重表达,创造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中,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对于外界给予的“老天爷赏饭,是天生的演员”这一评价,梁朝伟表示好演员有某一部分是天生的,“比如说你特别感性,对一些东西的感受特别细腻。就好像我平时对视觉、触觉、味觉上的东西特别敏感,这个是天生的。但天才也还是要培养的,有天赋也还需要后天的训练。”(文/本报记者 肖扬)

  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汽车、电力设备、传媒、房地产等行业占比居前。

  从去年11月26日国足原主教练李铁接受监察调查至今,中国足坛的新一轮扫黑风暴正在持续推进。

  1月31日晚间,北交所官网发布《北交所、新三板2022年市场改革发展报告》,<strong>截至2022年末,北交所上市公司162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83家,较开市时翻一番,全市场合格投资者超526万户,入市资金类型、结构明显改善。</strong>

涂明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