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山西护航矿山安全生产

来源: 红网
2024-07-01 08:19:41

  中新网吕梁4月10日电 (吴琼)9日至11日,“矿山安全科技进山西”活动在山西吕梁举办。来自全国的多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齐聚山西,为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主题为“科技赋能固本强基”,包括启动仪式、专家讲座、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咨询与展示等。针对山西矿山安全生产实际,通过组织专家交流讲座、深入矿井“把脉问诊”等形式,为山西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厂商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推进先进适用科技装备研发应用与矿 山安全生产的精准对接,助力山西矿山提高科技保安能力。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资源开发利用大省。当前,山西正处在全面增强矿山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以科技创新解难题。

  山西省副省长杨勤荣介绍,此次活动邀请30余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多家企业进行技术设备展览,为大家学习新理念、掌握新技术、适应新形势打下一个重要平台。

  “此次活动既是对山西矿山安全生产督导工作的拓展深化,也是全国矿山安全先进科技成果在吕梁的集中展示。”吕梁市市长张广勇介绍,近年来,吕梁强化本质安全建设,狠抓安全生产投入,智能化矿井建设、先进产能占比走在全省前列。

  活动期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德昶就《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解读,结合具体案例、国内外法律法规对比等,分析《条例》出台背景和重大意义,总结其特点,讲解其新规定新要求。

  其中,《条例》新规定新要求方面,周德昶围绕关于强化煤矿企业主体责任的10项新规、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的3项新规、强化煤矿安全监察的4项新规、加大行政处罚的3项新举措等内容进行重点解读,为大家学习、掌握、落实《条例》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康红普就“煤矿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装备”作专题报告。

  “相比采煤工作面,巷道掘进与支护已成为煤矿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短板。”康红普认为,必须针对中国不同地质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攻关研究,形成不同形式的快速掘进、支护技术与装备,使掘进与支护作业由依靠人工到全面机械化,再到自动化、智能化,减人、提效,保障安全。

  他指出,提高煤巷掘进与支护速度的主要途径包括选择合适的掘进模式,优化掘进工艺,优选掘进装备;确定合理的支护形式与参数,适当降低支护密度等。同时,掘进自动化、智能化是实现快速掘进的有效途径。

  “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矿山安全生产制度机制,推动构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杨勤荣说,山西将持续在科技赋能上下功夫,在事前预防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完)

  刘向军告诉记者,机电设备是灵露煤矿原煤生产的“咽喉”,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原煤生产。“尤其在冬季,保障东北地区供暖是大事,只有安全工作做到位才能保障煤炭开采顺利进行。”

  ——专访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郝亚明

  当前,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电气化线路覆盖率都相对较低,且都在贯彻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能源的理念,未来对于新能源机车的需求将不断提高。

  链条转起来。

  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由红谷集群科技集团生态企业华胥氏文化进行IP创意设计,从2018年12月开始构思创作,形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月宫玉兔”,结合现代宇航员形象,以红、蓝、白极具中国航天科技属性的色彩作为配色,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让航天人奋力拼搏、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得到了具象化体现。

  “中国制造的零排放设备正助力企业达成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谢雪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表明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深受鼓舞。”

陈伟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