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龙的“船”人:打磨技艺46年 难舍龙舟情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9 01:12:33

  中新网温州6月8日电(周健 陈豫州)推刨声、切割声、敲击声此起彼伏……连月来,在浙江温州瑞安五星村的龙舟工坊里,匠人们正赶制着龙舟。其中,瑞安传统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彭金华,自26岁开始制作龙舟,至今已有46年的经验。

  彭金华介绍道,瑞安传统龙舟形制长约18米,宽约1.4米,分前后十七档,由32名划手和包括舵手、锣鼓手在内的共40人组成。制作一艘龙舟需要经过安龙骨、放横梁、拼接里外浪板、装边板、上龙爪、收档等工序,最后用两根粗竹缆穿过龙舟头尾两端的横梁,绑紧船身,才算大功告成。

  瑞安传统龙舟的制作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彭金华说,制作龙舟首先要选 好材料,必须是坚硬且新近砍伐的杉木,且越长越好,一般选取14至15米以上。龙舟不同部位的选材也各有讲究,中间的龙骨要直,船身两侧的龙爪要弯且长

  此外,浪板的制作极为关键,因为它位于龙舟底部,关系到龙舟的使用寿命和划行稳定性。制作精良的浪板,会呈现出“W”形的波浪条纹,兼具美观和实用。由于瑞安龙舟划法特别,在竞赛中不调头,而是划手转身反方向坐,因此还特别设计了踏脚木,以便划手借力转向。

  龙舟的制作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打磨,还伴随着丰富的文化仪式。比如,制作龙爪的木材必须用红绸束紧,在鞭炮的响声中迎入造船厂,俗称“迎龙爪”。龙舟“上水”前有着不能接触水源的传统,必须选个良辰吉日……这些仪式源自古人对龙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多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彭金华回忆,在他年轻的时候,瑞安塘河两岸村村都备有龙舟,民间自发组织的龙舟赛事是瑞安的一大盛事,每每举办都万人空巷,还带动了当地糕点、酒店等生意的繁荣。在瑞安,龙舟是连接村社、促进交流、繁荣经济的一条纽带。

  然而,当下瑞安传统龙舟制作技艺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彭金华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习,会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于他而言,龙舟不仅是一种竞技工具,更是瑞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希望龙舟文化能够一脉相承,让百龙竞渡的塘河继续成为瑞安乃至全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彭金华如是说。(完)

  “通草水彩画融合了中西方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语言,是中西方艺术交流的结晶,对研究中国早期西画和广州的艺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据广州市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草水彩画绘制技艺区级传承人苏昕介绍,通草水彩画兴起于18世纪至19世纪的广州,当时主要用于出口,它独特的用材和笔法充满浓郁的岭南色彩,成为广州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

  2月8日,章念驰夫妇捐赠章太炎先生文物特展开幕式在位于浙江杭州余杭的章太炎故居纪念馆举行。现场展出章太炎书法、印章、文房四宝、古籍、拓片、瓷器等51件(组)文物。

  活动吸引了60多家国内外知名猎头机构参与。这些机构都是深耕重点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其中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机构30多家,国际猎头机构近10家。

  <strong></strong><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08/8a59fab74b364e7f90fcc34636e0d70c.jpg" alt="" />

  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邹永廖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发展规划,对深空探测遥感测绘工作委员会成员在前期月球和火星探测中的贡献给予肯定,认为该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在后续深空探测重大任务实施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是直接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现实来思考问题,“王道”对我来说太抽象。我觉得还是要用实践逻辑把它搞清楚。当然我们也有相同的地方,因为新儒家也承认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我是从一些机制、制度层面来看问题。所以,(我们)有争论,但在很多地方都是互补、互相启发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也走得比较近,共同写过很多东西,包括“一带一路”的相关文章,一起召集开会,很多事都是一个很愉快的过程。大家的方向是一样的,就是怎么构建以亚洲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刘惠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