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协同创新链正在形成 改革扎实落地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13 22:25:51

  央视网消息: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是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改革的“急先锋”,是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载体。通过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入实施,港澳居民来广东生活发展更加便利,粤港澳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总台央视记者 宋达:如今,港澳居民来广东无论是生活、就业、创业,都越来越便利。我身后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就是不少香港青年人“梦”开始的地方。开园至今,这里已经孵化了约700个香港创业团队。

  四年前,香港青年余广滔带着创业的梦想和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来到前海。前海的各项便利措施,特别是去年发布的“支持港澳青年12条措施”,帮助他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今年3月,国家出台政策,在前海工作的香港居民,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回应了香港青年人的关切。

  在前海,从便利香港居民开立内地银行账户到便利香港企业跨境投融资……一项项改革扎实落地。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 王锦侠:目前前海注册的港资企业达到9055家,注册资本金达到9469.47亿元。港澳23类专业人士经过备案以后就可以直接在前海执业。推动“前海港企贷”落地,前海法院首创“港区陪审”“港区调解”制度。

  如今,前海、横琴和南沙三大平台已形成696项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了301个制度创新案例。在广州南沙,港澳企业已落户近3000家、投资总额超千亿美元。粤港科技正在南沙联合创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办学,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呼之欲出,“港澳成果+南沙转化+湾区应用”协同创新链正在形成。

  广州市委常委 南沙区委书记 刘炜(广州南沙)与港澳共建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和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已经实体化运作。其中“走出去”基地服务全国、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累计进驻了100多家涉外机构,服务了180多家企业。

  总台央视记者 宋达:我们来到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它与香港园区一河之隔,直接跨境接壤。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汇聚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和1.5万名科研人才。其中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是内地首个由港方运营、适用国际管理规则的科研空间,已经引入了40多个香港科创机构、企业和团队。

  未来河套预计将新增20万以上的高端人才,使河套成为“技术源头在香港、创业转化在内地、发展壮大在全球”的首选地。

  CPI同比增速或小幅上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线上教学更需要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近两年中高考成绩就能看出,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足够强,他们在线上学习的效率能够优于线下。因为他们在自主研究中能随时得到启发和引导,这正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光伏行业历史上也曾有过巨幅波动,资本看好机遇,积极涌入的同时,也应留意投资风险。”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如近两年行业持续的巨额投资扩产,未来几年随着产能的集中释放,行业竞争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风险值得关注。不过,该人士对于2023年的光伏行业表现仍然看好,而2024年是否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尚有待确认。

  虚拟偶像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会不会超过甚至取代真人偶像?事实上,这样的讨论,在偶像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数年前就发生过,而在讨论过程中,虚拟偶像的数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吸引力也不断增加。但以目前的产业模式来看,大部分虚拟偶像,对于整个偶像团体乃至整个运营公司而言,仍处于“锦上添花”的状态,未能在影响力和盈利能力上成为主力。

  “光伏行业历史上也曾有过巨幅波动,资本看好机遇,积极涌入的同时,也应留意投资风险。”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如近两年行业持续的巨额投资扩产,未来几年随着产能的集中释放,行业竞争无疑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风险值得关注。不过,该人士对于2023年的光伏行业表现仍然看好,而2024年是否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尚有待确认。

  朱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他的舅舅朱治早年跟随孙坚起兵,是东吴政权资历最老的臣僚之一。朱然原姓施,因过继给朱治而改姓朱,他从小与孙权同窗读书,关系十分亲密,最终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在东吴军界是仅次于陆逊的二号人物。朱然于赤乌十二年(249年)去世,享年68岁,孙权为之素服举哀。

周志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