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大湾区发达城市群利于形成区域产业协同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3 03:33:53

  中新网肇庆11月17日电 (记者 孙秋霞)在17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以下简称“世广会”)经济文化研讨会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互补性强。

  当日,向晓梅就《大湾区产业发展现状和新增长点探析》作专题报告。她介绍,当前,广东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正在增强

  “广深服务业已实现从‘传统服务业支撑’发展到‘现代服务业拉动’的转变。在具体产业方面,新兴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深圳为首,租赁和商务服务、健康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以广州为首。”向晓梅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香港正依托大湾区,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向晓梅指出,在科技创新方面,香港具有独特的优势,拥有多所基础实力雄厚的大学,并拥有开放和国际化的视野。香港通过参与融合国家和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的过程,已经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产业,具有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可通过协同创新将科研优势进一步放大,打造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独角兽企业。

  目前,香港与内地科技创新协同能力不断增强。向晓梅介绍,在创新主体合作方面,内地部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实现面向港澳和全球开放共享,港澳科研机构和人员可共享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香港、澳门在脑科学、智慧城市、物联网等特色和优势领域的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内地合作不断深化。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利于培育利益共享的业链和价值链。同时,发达的城市群,利于形成核心城市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向晓梅举例说道,在智能科技产业方面,珠三角地区是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由于科研高等院校资源积淀相对匮乏,智能制造的研发能力亟待升级。香港拥有一流高校科研创新资源,具备世界领先的智能研究能力,可联合深圳以及珠三角地区,打造“研发/孵化+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完)

  英国《金融时报》18日称,在北京代表团抵达的几天前,朔尔茨的内阁通过了有史以来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德国之声”18日称,德国官方文件同时将中国称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性对手”。德国政府过去常常强调伙伴关系方面,自2011年以来进行的双边磋商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因为这种形式的高级别对话只与特别密切的伙伴进行。2014年,两国关系更是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但自那以后,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对中国的重心显然已转向战略竞争。

  王毅强调,中美关系陷入低谷,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历经波折,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同中方一道,共同管控分歧、避免战略意外。中美关系要止跌企稳,当务之急是把两国元首共识真正落到实处。中美关系要行稳致远,最重要的是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作为根本遵循。

  中新经纬6月20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20日消息,6月19日晚,外交部美大司杨涛司长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向中外媒体吹风。杨涛介绍了中美双方达成的五项共识。

  “邀你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大美新疆骄人风采”——中国驻大阪总领馆兑现同日本民众的新疆之约。历时一年半,这趟期盼已久的新疆之旅终于成行,首批团员已于19日晚间抵达乌鲁木齐。这是疫情之后首支访问新疆的日本民间团体,也是中国驻外使领馆中首次组织当地民众到访新疆。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希望此行增进团员对新疆、对中国的了解,用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让别有用心的涉疆谣言不攻自破。

  中日民间交往因疫情阻碍遭遇波折,在此背景下,此次新疆行对于疫情之后恢复两国民间交往发挥何种作用?薛剑表示,中日关系的根基在民间,真正能够把握两国关系前途命运的是两国人民。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大阪总领馆会继续深耕基层,广泛做好民间工作,只有打好民间基础,中日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改善与发展。此次活动以新疆为切入口,有利于带动日本民众对中国的整体认知,逐步改善日本社会对华感情。

  “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不论是排放标准的实施还是促消费政策的推出,都将进一步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王吉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