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加法”换来粮食安全“乘法”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03 14:35:52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超过1.3万亿斤。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比重超过8成,产量占比超9成,不仅是老百姓饭碗里主要的粮食品种,也是农业保险政策的“主干道”。

  据介绍,财政部最早于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累计拨付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22%,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2018年,我国开始探索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将这两个高保障保险拓展至所有产粮大县,今年在全国实现全面覆盖。“6年间,从试点扩大到全国,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稳定种粮农户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廖岷说,这是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举措。

  廖岷现场算了一笔账:一位农户种了100亩水稻,化肥、农药、种子等直接投入再加上地租、人工等费用,每亩成本假设是1500元,总成本就是15万元。如果没有保险,遭遇大灾就会绝收,这15万元就全部损失了。如果投了完全成本保险,每亩可以赔1200元,加上其他农业直接补贴,基本上可以把15万元的投入补回来,解决了种粮的后顾之忧。在财政补贴下,这位农民朋友每亩自己才交大概10元,100亩地约交1000多元,受灾时最多却能得到12万元的赔偿。

  2023年8月,哈尔滨双城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个合作社种了900多亩玉米,因为投保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自己交了几千元保费,最后获得了数十万元赔款。“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没有想到能赔这么多,成本都给补上了,以后还要继续投保。”廖岷介绍。

  廖岷表示,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中国的饭碗可以端得更牢。一方面,政策全面覆盖后,对全国的小农户乃至规模经营农户都形成了保障,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年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这也是出台这一政策的背景。比如,去年河南发生的“烂场雨”,成熟小麦霉变,农业保险赔了26亿元,这对于挽回受灾农户的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

  “我们用财政支出的‘ 加法’,换来了稳定农户收益和保粮食安全的‘乘法’,表明了用足财政力量给农户更多实惠的决心,也体现了保障好国计民生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廖岷说道。(本报记者 刘 垠)

  结伴垂钓,不去陡峭岩石,穿带防滑鞋、救生衣、手电筒等防护救生用品。事先研究并现场了解天气、潮汐、地形等情况,当心情况瞬时突变。发现海面上升可能危险时,及时撤离。如不慎被大浪卷入,要保持冷静,游离岩石区域并寻找安全地点浮在海面以便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如有同伴落海,应马上拨打紧急服务电话000求救并使用绳索或救生圈等工具救助。

  “两减免”主要指房租减免、税费减免。该省减免养老托育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租金和非国有房屋租金等措施。对于符合条件的养老托育服务机构实施“六税两费”减征、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增值税留抵退税、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优惠等措施。

  美国广播公司旗下ABC7电视台报道称,这些在2023年生效的法律涵盖了影响伊利诺伊州民众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最低工资、汽油税、反歧视、家庭暴力、女性医疗、学生援助、枪支安全、车辆登记等。不过,其中一项名为“今日安全、问责、公平与公正(SAFE-T)”的法律,部分内容被认为具有“极大的争议性和危险性”。

  <strong>【关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问答》出版发行</strong>

  为完成贵南高铁广西段的铺轨任务,云桂铁路广西有限责任公司和中铁十四局贵南高铁项目部优化施工组织,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将传统铺轨机与新型的多线铺轨设备相结合,在广西铁路建设史上首次实现了两线长钢轨同步铺设的新模式,作业效率比传统铺轨方式提高了50%,提前15天完成了贵南高铁广西段南宁至河池区间既定铺轨任务。

  在这场新书发布会上,多位嘉宾提到,《家山》中呈现乡村社会结构的笔调,是《红楼梦》式的“复调式”写作。王跃文说,他在写作时遵循的不是单一叙事逻辑,而是基本的生活逻辑,“这部小说也不注重简单的外在的冲突。真实生活并不是按照某位高明编剧的剧本去上演,我作为一个作家,也不愿意充当这样的编剧”。

艾旺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