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杜鹃盛放,内蒙古阿尔山引来八方客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26 10:34:12

  中新社兴安盟5月23日电 题:熔岩杜鹃盛放,内蒙古阿尔山引来八方客

  中新社记者 张玮

  一川烟草,满目琳琅。5月,兴安野生杜鹃开遍阿尔山的每个角落。第四纪时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石塘林里,玛珥天池的湖岸旁,火山石的夹缝中,盛开的娇艳花朵讲述着生机勃勃的诗篇。八方游客赶着花期,只为享受这场视觉盛宴。

  “畅游其间,无法不让人心花怒放!”来自深圳的摄影爱好者刘闯,每年驻扎在阿尔山,抓住短暂的花期,捕捉每一帧大自然的奇妙。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腹地,西与蒙古国接壤。在远古时期,阿尔山地区的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为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使其孕育着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熔岩地貌;世界最大的矿泉群;世界罕见、形状各异的天池群……

  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璐琳介绍,阿尔山火山群主要为第四纪火山群喷发而形成,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可分为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因此,这里形成了规模壮观、种类齐全且极具代表性的火山地貌景观。

  2004年,科考专家经过两次大规模的火山科考活动后,认定阿尔山火山群是中国第七大活火山群,火山遗迹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是天然的火山博物馆,当年1月被批准设立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2017年,阿尔山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为中国第3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这座坐落在中蒙边境的小城成为中外游客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科考专家探寻地质演变奥秘的胜地。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在实施区域地质遗迹整合、保护、共同开发后,总面积约3653.21平方公里,以火山遗迹、温泉地貌、花岗岩地貌、高山湖泊及高原曲流河地貌为主要特征。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杨立国说,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探索蒙古高原隆升机制以及研究中国北方地质环境演化的一部地学百科全书,也是一处集科学研究、生态旅游、温泉疗养、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娱乐探险为一体的中国境内最大的火山温泉地质公园。

  2023年,阿尔山市全年接待中外游客536.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7亿元人民币。

  “世界地质公园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带动旅游开发,更是为了加强地质园区的保护,并且向世人普及地质科普知识。”杨立国对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有着清晰定位。

  “走进阿尔山,就是在与地质遗迹‘亲密’ 接触,与历史对话。”阿尔山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考察评估组专家毛里齐奥·布兰多曾感叹于阿尔山的独特与典型性。

  “在火山学文献或图册中提及的各种火山熔岩地貌在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均有出现,且保存完好,其系统性、多样性和分布的密集程度在世界同类型地貌中罕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田明中曾多次考察阿尔山地质遗迹,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更是研究火山熔岩地貌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最佳场所。”目前,田明中正在为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编写发展规划。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公园内四大园区不同的地质特点和特定元素,把这里建成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科普知识的世界科普科研基地,并开展扩园行动,把阿尔山世界性的地质景观纳入进来。”杨立国说。(完)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发现,2020年以来,九次方陆续撤出多家曾经参与投资的“大数据公司”,如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山西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德阳智城大数据产业有限公司等,其中多数公司的股权已完全由国资控制。

  就这样,年广久和“傻子瓜子”又得以继续经营。这一次和他一同获“救”的,还有全国逾10万的个体工商户。邓小平的这几句话,使得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雇工问题迎刃而解。

  目前,常用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依西美坦、来曲唑、阿那曲唑,韩阿姨选用的阿那曲唑片(瑞宁得)是由阿斯利康原研开发,199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在2009年被纳入国家药品医保目录乙类范围。但是,韩阿姨怎么也没想到,这款药物才用了两年,就被医生告知,这款药物医院已经不供应了。 

  上海数据交易所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丽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2014年三个数据交易平台、交易所(中关村数海大数据交易平台、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和香港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开始,国内数据交易所数量迅速增长,但是2017~2019年这3年比较冷清,先后几家数据交易所官宣后并未落地。

  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据中国网,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首先,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就是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经度过。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94%,已经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2023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了44%。全国在院的阳性重症患者人数是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数量下降了44.3%。

刘育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