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洪涝灾害来袭前有何征兆?普通人如何避灾?这140秒很重要!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29 06:00:59

  央视网消息: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发生连续强降雨天气,引 发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这些灾害来临前有什么征兆?普通人遇到这些灾害又该如何避灾?

  进入主汛期,连续暴雨天很容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内涝时,应当用沙袋、挡水板等做好隔绝,防止积水倒灌室内,避免电气进水、漏电伤人,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如在户外行走要避开高压线,警惕积水区。驾驶车辆遇到立交桥下和低洼地带时,千万不要贸然通过,以防车辆被淹。

  汛期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雨量大,危害重,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崩塌等灾害。山洪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洪水到来前通常会有一些前兆,如溪水突然变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发出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此时,如果在户外活动遭遇泥石流时,要准备好通信设备,收集手电、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作为发送信号用的物品。迅速向山坡、高地转移,不要在低洼的谷地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或停留。当洪水来得太快来不及转移时,可以爬上屋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

  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回顾中国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发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的强音。从贺词中,世界听到中国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激昂号角,感受到中国拥抱世界的真挚情怀和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担当。展望2023,更美好的中国将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给世界带来更多希望。

  据日本共同社1月2日消息,当天20时10分左右,日本福岛县郡山市大平町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轻型机动车起火,警方在车内发现四具遗体。目前死者的身份和性别尚未得到确认。警方已将另一辆车的司机逮捕,事故详细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何欣蕾)

  第四,中国未来国际循环的重点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可摆脱过度依赖传统国际大循环模式,形成更多的面向南方国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大循环模式。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市场加大对全球的开放,继续和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继续为世界提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也正是通过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并在市场层面上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关系。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额逆势增长20.4%。

  邕州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刘豪介绍,自RCEP生效以来,邕州海关建立政策服务团队,面向重点产业、行业,实施精准帮扶,提供关税筹划、原产地合规与管理、享惠方案定制设计等咨询服务,引导辖区企业应享尽享RCEP各项政策红利,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据统计,截至目前,邕州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653份,涉及货值3.56亿元人民币,主要为农产品、化工品、纺织品、家居用品等。

  设计:韩硕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第一批“阳康”客人的出游,此次元旦小长假市场周边游依然受追捧,而长线游市场明显复苏。

黄志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