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游渐成“新国潮”

来源: 凤凰网
2024-06-13 02:55:50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指出,中国冰雪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2022冰雪季中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3.4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4740亿元。在超大规模冰雪旅游消费市场的支撑下,冰雪季的国潮热还将持续下去。

  以前,冰雪是人们出行时要躲避的“冷资源”。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冰雪季出游的热度逐渐提升。从避雪到盼雪的不仅是游客,还有依靠冰雪资源吃上旅游饭的村民和企业,越来越多蕴含中国冰雪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正在被开发出来,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中国冰雪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笔者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将“冷资源”转化成“热旅游”,推出更多富有中国特色的冰雪文化旅游产品。

  创新发展传统冰雪文旅产业,丰富中国景点冰雪文化内涵,以业态融合为手段,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鼓励结合冬季旅游及地域文化特色等特点,开发非遗冰雪文创商品;夯实冬季冰雪体育活动的市场消费基础,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弘扬冰雪体育文化,做好马拉雪橇、冬季渔猎、抽冰猴、滑冰车等冰雪体育项目的大众普及和市场推广;重点挖掘古代冰雪文化、现代滑雪文化、冬季民俗文化、温泉养生文化等元素,鼓励开发冰雪主题的手工艺品、民族服饰、餐饮观光等产品,打造年轻人喜爱的重趣味、重体验的冰雪文化旅游项目。

  加快培育现代冰雪文旅产业,增强中国时尚冰雪文化吸引力。用音乐、美术、绘画、舞蹈、摄影、短视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冰雪 文化展演与传承,让冰雪旅游目的地更具文化氛围;鼓励艺术家利用冰雪进行艺术创作,吸引游客体验冰上作画、堆雪人、冰雪舞蹈等不同玩法;培育特色鲜明的冰雪文化品牌,将动漫、科技、时尚等元素融入冰雪装备的开发中,体现中国冰雪文化魅力,让冰雪游的人气越来越旺

  (韩元军 作者系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肖宇介绍,青海省主要进口商品为金属矿及矿砂,主要出口商品中,碳酸钠、太阳能电池等商品出口增长迅猛。2022年,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机电产品、盐湖产品等仍为青海省主要出口商品,合计出口11亿元。

  借助科技力量,“繁琐”的出境流程正在愈加便利。记者了解到,通过卫生检疫后,在旅客出境现场,大兴机场海关创新地与安检部门共享查验现场,将行李物品海关监管嵌入安检过程,实现海关检查与机场安检的“一次过检”。

  开展对非合作,中方始终践行“实”字。长期以来,中国对非合作从不开“空头支票”,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先后宣布对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和“九项工程”,帮助非洲国家切实破解发展难题。

  温彬认为,展望2023年,在疫情防控持续优化、经济社会运行恢复正常之后,经济将会迎来恢复性增长阶段,逐渐向潜在增速回归。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预计全年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

  <strong>宗良:从三方面科学看待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strong>

  她建议,肿瘤患者放疗期间整体上多表现出气阴两虚的证型特点,可以采用内服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养,在内服治疗上可以使用益气养阴的方剂,饮食上要尽量避开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气阴的损伤。

黄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