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世界首份月背样品,意味着什么?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30 08:39:18

  世界首份月背样品,有啥不一样?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工程部副部长 侯军:还没有亲眼看过样品,因为今天样品罐刚刚转移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还没有解封出来。但是,我们已经从采样的过程视频中,看到过月壤。

  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的新闻发言人也提到了,外观比较黏稠,这可能是和嫦娥五号有点不同的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根据后续的研究,给大家揭秘。

  嫦娥五号的月球样品是从月球正面采集的,而嫦娥六号是月球背面,它们所处的空间环境是不一样的。直观的体现就是正面受到地球的影响更大一些,而背面因为地球是一直看不到的,所以,受到地球的影响会小一些。

  此外,嫦娥六号着陆区是最古老的一个撞击坑,它可能带来的物质成分比嫦娥五号正面的更加丰富。

  世界首份月背样品,为啥不能多带一点回来?

  主持人柴璐:样品总量是1935.3克,在之前预计的2000克目标以内。为什么设定两公斤的目标?为啥不能多带一点回来?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工程部副部长 侯军:两公斤的设置,是因为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它在嫦娥五号生产以后,基本也完成生产了,技术状态已经定型,因此罐子大小、样式和嫦娥五号是完全一样的,采样量也定在两公斤

  在月球实际采样的过程中,到达钻取量达后,进行铲取,通过铲取后,最后8铲就已经满了。嫦娥五号当时铲了12铲,这次铲了8铲就满了,外观黏稠可能是一种解释。

  实际上,在铲第7铲的时候,还在决策要不要铲第8铲,是不是会有些风险。但是,我们还是想得到更多样品,还是铲了第8铲。铲了以后,铲出了一个“中”字,这是非常有意思、很巧合的事儿。

  嫦娥六号为什么选择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着陆?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工程部副部长 侯军:嫦娥五号任务成功以后,我们就对嫦娥六号的着陆区进行讨论,讨论具体在哪着陆,取回的月球样品,更加具有科学价值。

  通过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发现了嫦娥五号样品所在的区域是月球地质年龄最年轻的区域。所以,我们决定,嫦娥六号要突破月背的关键技术,这也是国际上首次采回月背的样品。

  从科学上来讲,它有可能实现让 我们采到月球最古老的月球样品,有更大的科学价值。从工程技术上来讲,是根据探测器、它的轨道设计,来选择的具体落点。

  接下来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怎么划分这些样品?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工程部副部长 侯军:在样品研究之前,我们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样品处理。比如编号,相当于给它一个身份、一个ID。

  其实,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来说,并不需要太多的样品。少量的样品就可以有重大的发现,以嫦娥五号为例,我们已经研究7批样品了,总共发出去80多克的样品。

  欢迎世界科学家共同参与月球样品研究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工程部副部长 侯军:对于月球样品研究,我们有月球样品的管理办法。其中,提到了要进行国际合作,特别是前期,我们欢迎世界上的科学家来到我们国内,与我们的科技团队一起进行月球样品研究。

  将来,嫦娥六号也会按照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对国际开放。我们希望有些样品拿到国际上,其他国家用高科技设备,共同开展研究。在月球样品研究方面,我们是相互支持的。

  南极探水、月球“烧砖”……未来嫦娥探测器还有哪些高科技?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科技工程部副部长侯军: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工作已经启动了。

  嫦娥七号,我们已经完成初样的研制工作,即将进入正样研制阶段。也就是说,马上就要生产“上天”的产品了,在2026年前后进行发射。然后,对月球南极进行资源勘探,希望能发现月球上的水及水冰。

  嫦娥八号,我们已经在进行方案研制,包括载荷已经基本确定,我们将来在2030年前后发射,发射到月球。然后,进行原位资源利用,比如说在月球上“烧砖”。

  现在,月壤是拿到地球上来研究。将来,嫦娥八号可能在月球取样品,在月球进行原位研究,就会产生一些更好的科技科学成果。

  “人民陆军”微信公众号1月3日消息,2023年首个工作日,陆军隆重组织2023年开训动员。开训动员在嘹亮的军歌声中开始,会上宣读了2022年陆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通报,陆军司令员李桥铭作动员讲话,陆军政治委员秦树桐主持仪式。上述信息显示,李桥铭已任陆军司令员。

  “很多大夫(感染后)真的主动请战,说‘只要我能站着,我就能回来’。”耿楠告诉记者,“哪怕我带病工作,也能够给这个科室分担一部分,能够让病人尽快地看上病。”

  一来是因为部分地方政府在陆续出台新规,北京、辽宁、大连、山东东营等地规定可以限时燃放;更重要的是,慢慢走出三年疫情阴影的人们,渴望用一场烟花来迎接新的生活。

  在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医生耿楠2022年12月21日碰到一位75岁左右的老人,“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有90%,不吸氧的时候可能也就70%”。这位病人被收进急诊后,又被转入新冠病房住院治疗,10天后才出院。

  要把区位真正变成优势,关键是交通要给力。虽然长沙在水运上难以与武汉相提并论,但在铁路、航空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谁是中心城市、首位城市,最终要由市场说了算。长沙应不甘人后、放手一搏,力争成为全国一流、中部领先的综合交通中心枢纽。

  2022年12月16日,秦宇红不得不连续值了四个班,白班,夜班,白班,夜班,“40多个小时没睡觉”。17日,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浑身水肿、咳血等症状,嗓子也发不出声音。这个51岁的男人终于倒下了,但只休息了一天,又匆忙回到急诊室。

杜智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