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法国巴黎举办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29 21:13:12

  中新网巴黎6月28日电 当地时间6月26日,中法文学相逢论坛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举办。

  中法文学相逢论坛旨在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由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中国作家协会和法国国家图书中心主办。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施战军、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法国国家图书中心总干事帕斯卡·佩罗、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督察员凯瑟琳·鲁丽杰、法国巴黎图书节主席文森特·蒙塔涅等中法嘉宾出席。中国作家毕飞宇、刘震云、贾平凹、刘慈欣和法国作家菲利普·弗雷斯特向论坛视频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外联部主任张洪斌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由来已久。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欧亚大陆两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千古文脉一华章。文学作品里沉淀的是民族的文化、思想和精神,让中法文脉紧密相连,搭建起东西方交流的心灵之桥。

  论坛 期间,中法两国作家进行了两场圆桌讨论。首场对话的议题是“人的处境与文学表达”,法国女作家斯蒂芬妮·勒·贝尔、中国作家梁鸿、作家张清华参加,法国跨文化管理与沟通学院教授、翻译家帕斯卡尔·埃尔巴兹主持;第二场对话的议题是“新科技时代,文学何为”,法国作家尼古拉·易杰、中国科幻作家韩松参加,巴黎太平洋通出版社创始人、社长朱人来主持。

  徐波表示,中法都是文化大国,文学更是两国共有的国家“禀赋”,在两国人民相逢、相知与相爱中发挥着情感沟通的桥梁作用。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之际,举办文学相逢论坛,不仅有助于两国公众更好地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学传统,也有利于双方增进对社会现实的客观了解,从而为中法关系创造更好的民意和社会氛围。

  施战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法两国都有丰富的文学遗产,两国文学界相互关注,相互欣赏。法国是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最多的国家之一,2013年以来中国也成为法语书海外版权售出的第一大合作伙伴。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论坛的举办是对两国文学交流、文明互鉴的一种“深情打量”和“诗意定格”,蕴含着对两国文学交往与情谊的回溯、思考、遐想和期许。他表示希望中法作家间的此类“文学相逢”要经常进行。(完)

  将企业视为“自己人”,将项目视为“心头肉”,这一点,企业主最有发言权。“春节前夕,高新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从产值、用电、用工等角度,为我们详细解读,层层剖析一季度‘开门红’政策,鼓励我们增产增效。”去年,沙县畅达纺织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今年有了园区整合提升工作的加持,公司总经理邵元元更添信心,“1+1>2,相信整合后,我们的‘婆家’服务会更好,企业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上一回感触如此深,还是2018年高铁香港段开通,叶紫珊驾驶首班车,载着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及一众高官,开往广州南站。如今回想起来,叶紫珊深感荣幸之余,也清晰记得当年的紧张,“毕竟期待高铁(香港段)开通这么多年,也准备了很久,生怕这一刻有所差池。”所幸一切顺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30日电 30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月30日中午,三亚机场以外区域发生火情。暂未对三亚机场造成影响,目前,航班起降正常。(中新财经)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宁德百亿级乃至千亿级企业不断涌现,到2022年百亿企业增加到13家、占全省22.4%;全市民营企业从2000年的2万多家增加到现在的50万家。梁伟新表示,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大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在新时代新宁德建设进程中奋进接力、续写辉煌,干出一番新天地、成就一番新事业,好上加好、不断向好。

  “片中没有什么灯笼啊,或者书法、绘画等中国元素。这个就是我想进行的一个尝试,故意没有用任何中国符号性的元素。但我们其实是从国画里面,去提取古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中国风’。古人强调的并不是这种写实的光影,也不是严谨的三维透视,而是‘神大于形’的感觉。”杨木直言,全片营造的是一种“东方感”,这种感觉并不需要用各种具体的元素去呈现。譬如片中林林与小男孩的关系,代表了狼与人类的对立,其实映射了东方文化中阴阳二元的对立关系。

志存高远

唐承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