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如何填志愿选专业?专家建议不要盲目选“热门”

来源: 澎湃网
2024-06-24 20:35:39

  这两年,不少高校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华东师范大学自去年以来,新推出三个针对人工智能新发展的“优化专业”,分别是:教育信息技术(智能教育)专业、工商管理(智能商业)专业、工业设计(智能设计)专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将若干个传统专业进行了升级。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副主任 李礼:比如我们对采矿工程升级改造为智能采矿工程,加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一些技术,响应国家关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要求,包括土木工程升级为智能建造、机械工程升级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响应国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要求。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今年不少高校强化了理工科优势专业招生计划。

  北京化工大学今年增加了300个招生计划,主要投放在化工、材料、机械和生物工程等理工类国家急需专业以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

  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在智慧化工工科试验班、生物医药工科试验班、机械智能化实验班、数理化基础学科等招生计划中,增加了110个名额。

  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主任 孙玉柱:增加招生计划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类专业,主要是我校优势专业和热门专业。这也恰恰是国家对攻克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技术需求和对高端人才需求比较迫切的学科和领域,而且今后几年,我校还将持续增加理工类招生专业的规模和比例。

  截至6月20日 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

  教育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2868所

  -含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

  -成人高等学校249所

  目前,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设12个学科门类、93个专业类、816种专业;全国高职学校共设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032个专业,其中,高职专科专业751种、高职本科专业281种。

  高考志愿填报

  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相关信息

  日前,教育部首次上线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集合了权威、详尽的专业库、院校库,助力考生“选大学、选专业”,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相关信息查询。

  院校专业选择 热爱与潜能是关键

  填报志愿,要了解高考招生政策、高校专业信息的最新变化。面对新设专业、最新趋势,要不要“赶时髦”?专家提醒,考生更要注重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 力。

  专家提醒,考生们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首先要审视自己是否真正喜爱这个专业,并思考自身优势、潜力是否与该专业发展方向相契合。不要把专业的“新与旧”“热与冷”作为选专业的首要判别标准。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根据自己的发展定位选择。举个例子,当下特别需要人工智能,就业情况也比较好,但是如果数学、物理很差,去学芯片、学人工智能不是为难自己吗。大量的行业都有个周期效应,短则可能三五年,长则十年,必然有冷热的转换。所以对所谓的热门专业,希望大家警惕,更重要的是热门是不是适合你。

  同时,专家认为,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应深入对比和分析不同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 储朝晖:在选学校的时候,尽可能获得学校的真实信息、完整信息,不要因为学校的一条信息、一个方面的信息,就对它有一种不真实的印象。所以要多个渠道去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第一个学校的官网,第二个曾经在学校上过学的亲历者,如果有可能,你可以到校园里亲自去看一看。

  “近年来,粮食生产与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地缘紧张特别是战争冲突、自然灾害,以及新冠疫情影响,都给农业生产以及供应链带来困难。因此,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宣布2023年为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这显得尤为重要。” 史忠俊说。

  龚正透露,上海已经着眼抢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出台实施了一批行动方案。上海还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这五大方向,前瞻布局了16个领域的未来产业。

  新就业形态有其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成长的“烦恼”。灵活就业者在发生纠纷时,往往会遭遇劳动关系难以认定、劳动权益难以保障的情况,主播刘星就曾遇到这个难题。

  <strong>坠毁客机上搭载15名外籍乘客</strong>

  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大峡谷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过去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群山阻隔、险流环绕,曾因重度石漠化被列为人类不宜居住之地。近年来,当地将石漠化治理与打造“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精品线路结合起来,促进了环境增绿、村民增收。

  “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毒瘤’绝不手软。”顾雪飞说,5年来,检察院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传销、盗取个人信息等涉众型犯罪26975人,起诉涉医、涉军等犯罪525人;积极参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起诉1733人,追赃挽损7.5亿元,建立常态化打击措施26项;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0286份;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共提出刑事案件量刑建议267911份,被采纳率97.3%,监督纠正生效刑事判决裁定565件,认定正当防卫、见义勇为不捕不诉92人,让有罪者罚当其罪、让无辜者免于受冤。检察院还为特殊困难民众提供司法扶助,针对智力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受家暴妇女等诉讼能力偏弱群体加大支持起诉力度,共办理相关案件15752件,不让弱势群体维权“有心无力”。

吴文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