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进入雄安新区 催化创新产业落地生根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29 08:36:33

  “走,去雄安!”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2017年雄安新区政策的春风吹来时,其上级单位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就设立了雄安筹备组,为日后挺进雄安做准备。

  王春雷说,他对雄安的初印象是“大工地”。当他2020年第一次去雄安时,这里重点片区和骨干路网塔吊林立,那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让人十分震撼。

  2017年4月1日,设立雄安新区的消息正式发布。雄安新区担负起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任。

  近7年间,雄安新区从无到有,几乎每天都在“拔节生长”:在各类机器轰鸣声中,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为非首都功能的产业集聚奠定基础;轨道交通一体化雏形已现,作为身处京津冀中心地带的雄安新区,亦由此连接着雄安与其他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去年,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四家首批央企总部项目均已全部顺利落户雄安新区。

  央企已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 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首要任务便是承接来自北京的各类央企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央企累计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速推进。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包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将有效缓解北京的城市压力。

  这些龙头企业的到来也激活了雄安新区新产业发展的动力。

  以2023年1月1日开园运营的雄安·电建智汇城为例,该园区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智慧制造、创新孵化”等产业方向。该园区初期就已有40余家企业集中入驻。

  在雄安新区出台的疏解配套政策中,给予了“真金白银”支持,包含面向疏解企业的开办补贴、办公用房补贴、经营奖励、科研支持以及面向疏解转移人员的人才奖励、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等。

  此外,新区还创新设立了央企疏解投资基金和支持疏解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王彦伟曾在去年发布会上表示,雄安新区面向疏解的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社会组织等具备科研开发和科技服务能力的单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目前,雄安新区设立了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重大项目产业化、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等支持计划,支持金额最高可以达到3亿元。

  在李志起看来,雄安新区的建设将推动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缩小与京津两地的发展差距。

  雄安创新驱动提升京津冀科技实力

  近7年间,雄安新区的变化还在于智能城市科技创新之路的开启。管廊入地、建城上“云”,雄安新区正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摸索出未来城市发展之路,“新产业”也随之形成。

  作为中建八局土木公司华北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张乐自2019年起参与了雄安新区的多个项目建设,包括市政道路和综合管廊等项目,至今仍在雄安新区忙碌着。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见证了雄安新区近年来的“蝶变”之路。

  张乐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管廊即管道的走廊,是一种用于集中铺设大型装置管道的建筑结构,综合管廊不仅有助于对管道进行分类管理、便于维修保养,还能改善城市环境,减少路面多次翻修和工程管线维修的费用。

  管廊的建设在创新城市基础建设、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智能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雄安新区新建地下管廊已达141公里。

  雄安新区还建设了雄安城市计算中心。该中心作为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运行服务系统的重要载体,已于2022年底建成试运行。雄安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域实现现实与数字孪生建设的城市。根据雄安新区的相关规划,到2035年,大数据在城市治理的贡献率至少达到90%,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至少达到90%。

  事实上,雄安新区智能城市的建设亦成为辖内智能产业发展集合的展示窗口。

  作为首家总部落户雄安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眼神科技首席战略官王姝琦告诉贝壳财经记者,雄安新区从零开始建设,眼神科技参与到了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之中。

  “能把公司底层技术和新城市紧密捆绑在一起,机会难得。”王姝琦表示,眼神科技积极参与雄安一体化智慧大脑AI计算平台、人工智能算法开放平台、数字身份平台等底层平台建设。

  李志起认为,雄安新区被定位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在这里将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京津冀全球引领作用的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这将有助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雄安新区成京津冀协同关键交通枢纽

  2020年12月27日上午10时18分,C2702次复兴号列车从雄安站出发驶向北京,标志着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正式开通运营。

  即使这一刻已经过去了3年多,但作为项目参与者的王顺虎至今回忆起仍然激动不已。

  据了解,中建三局属于承接雄安高铁站建设项目的公司之一,主要负责钢结构建设工作,历时两年时间。

  要想富,先修路。雄安新区位于京津冀的核心地带,从高铁到高速,现如今,京津冀多节点、网络化、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时到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贝壳财经记者从“铁路12306”App上看到,如今从北京西站往返雄安新区的高铁大约半个小时一趟,从早约6:50至晚约8:30均有发车,单程仅需约1小时。京雄高速全线通车后,从北京西南五环到雄安新区1小时通达。

  李志起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雄安新区与北京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提供了有力保障。新区的建设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区域经济布局。雄安新区将通过吸引大量的产业和人才集聚,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这将有助于提升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雄安新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质。2月24日,“雄安新区召开的党工委委员(扩大)会议”指出,今年是新区实现“聚要素”、推动“上台阶”的重要一年。要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加快把雄安新区打造成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冬奥筹办七年磨一剑,冬奥举办一朝铸经典。我国始终把冬奥筹办与城市、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冬奥成果与人民共享,通过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收,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身心更健康、就业更充分、生活更美好。

  重庆今年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23个,总投资约3万亿元;陕西省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宣布795个重点项目开工,总投资5646亿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4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前防卫大臣岸信夫3日向众院议长细田博之提交议员辞呈,预计将在7日的众院全体会议上获批。辞职原因为身体欠佳。

  新年伊始,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智慧能源及新基建”与相关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陆续在宁德、龙岩、福州、泉州等城市落地。

  “与往年不同,今年开工的重点项目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占比超过20%。”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李生荣说,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结构也更优。

  “我们期待见面,客商也非常欢迎。”顾丽说。在法国,见到前来洽谈的中国面孔,法雷奥集团可持续发展及外部事务副总裁保罗·加洛尼很高兴:“能够又听到中文,感觉真好!”在意大利,一位客商放弃周六休息时间,特意带上家人赶来迎接;在西班牙,顾丽与结识3年的客商初次线下见面,相谈甚欢。受欧洲能源危机冲击,这家企业在当地的上游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中国企业的到访带来了转机。“之前我们每年合作订单金额都是几十万美元,这次见面,他一口气下了几百万美元的单。”顾丽说。

陈家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