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倒计时一个月,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来源: 砍柴网
2024-06-27 05:12:00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卞立群)还有一个月,在颇具浪漫色彩的塞纳河畔,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就将拉开帷幕。

  埃菲尔铁塔、荣军院的金色穹顶、协和广场的卢克索方尖碑……当一个个标志性地标与奥运赛场交相辉映时,与城市深度交融、历史感满满的巴黎奥运会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塞纳河畔奥运

  当地时间7月26日19:30,在夕阳余晖之下,巴黎奥运会将在塞纳河上缓缓拉开序幕。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别出心裁,不再遵循以往在体育场内开幕的传统方法,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将乘坐船只,从东向西蜿蜒而行6公里,穿越巴黎市中心,途经数个奥运比赛场馆,抵达埃菲尔铁塔对岸的夏乐宫,而后进行奥运传统仪式和表演。

  开幕式进行过程中,运动员将多次登上舞台。这也是与以往开幕式的一大不同——运动员将成为开幕式的焦点。

  不仅是打破惯例的开幕式,巴黎奥运会的创新还体现在场馆设置方面。用巴黎奥组委的话说,是把奥运会融入城市。

  比如,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东端,著名的协和广场将在奥运期间承办自由式小轮车、滑板、霹雳舞、三人篮球比赛。

  始建于1900年的巴黎大皇宫,将承办击剑、跆拳道项目比赛。荣军院和凡尔赛宫将分别举办射箭和马术比赛。

  作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公共绿地之一,巴黎战神广场将承办沙滩排球、柔道、摔跤比赛。

  因承办过多次大赛而被人们熟知的法兰西体育场、罗兰-加洛斯体育场、王子公园球场,也将化身为奥运场馆,承办田径、网球、足球等项目比赛。

  尚有问题待解

  巴黎奥组委打破陈规,尽显法国浪漫底色,但也为此付出了“美丽的代价”。

  塞纳河的水质已成为“老大难”问题,除了开幕式,巴黎奥运会的铁人三项和马拉松游泳项目比赛也将在塞纳河进行。去年的相关测试赛,就曾因为水质问题推迟,最终不得不取消。

  据此前报道,巴黎市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已在过去数年间累计投入超过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7.7亿元)用于塞纳河水污染的治理。

  此时距离巴黎奥运开幕仅有一个月,但近期的检测结果显示,塞纳河水中大肠杆菌等细菌含量仍超标。

  巴黎的夏季高温也成为外界一大担忧。有外媒报道称,巴黎奥运会有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届奥运会”,甚至“威胁运动员的生命”。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自1924年以来,巴黎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8℃,每年“炎热”(25℃以上)的日子平均增加了23天,而“酷热”(30℃以上)的日子平均增加了9天。本届奥运会期间,当地气温将超过34℃,湿度接近70%。

  世界田联主席、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塞巴斯蒂安·科对此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天气对运动员的影响“多种多样且广泛”,比如一些影响运动员表现的小问题(睡眠中断和比赛时间最后一刻更改),以及与高温有关的压力和伤害,将对健康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巴黎奥运开幕式在由场内转到场外的转换中,也加大了安全保障的难度。据估算,届时将有数十万人在现场观看开幕式。此前有报道称,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有放弃在塞纳河举办的其他备选计划。

  倒计时一个月

  眼下,巴黎奥运会进入开幕倒计 时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据报道,目前开幕式仍在按照原计划紧锣密鼓彩排中。

  当地时间17日,共有55艘船在塞纳河进行了彩排,相比半年前彩排超时10分钟,如今用时已经非常接近目标,几乎以秒为单位。

  一个月后,将有94艘船只参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届时各体育代表团成员和演员们将乘船航行或表演。

  塞纳河的水质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奥运会开幕前的几周内,大型治理污水设施将投入使用,收集废水和多余的雨水,以防止富含细菌的废水进入塞纳河。

  而据法媒报道,法国此前曾请求约45个国家增派数千名军人、警察和文职人员,帮助保障巴黎奥运会的安全。

  在奥运进行期间,法国政府计划部署4.5万名警察和宪兵、2万名私人安保人员和数万名志愿者参与安保工作。同时,法国军方将派遣2万名士兵为奥运会保驾护航。

  距离巴黎奥运会启幕还有一个月,可谓期待与挑战并存。(完)

  引领重大题材创作,获奖数量全国第一

  ——在北戴河区非遗市集和国潮艺术花灯节

一件件风物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是福建规模最大的水产品交易中心,30万平方米的市场里汇集了周边渔港以及东亚、东南亚等地的水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今天(1月21日),就让我们走进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感受这里热闹火爆的交易场景,听听大家为生活、为梦想打拼的故事。

  “新长春南收费站是2022年10月开通的,设有9入19出共28条车道,通行能力是原来临时收费站的2倍,春运期间高速拥堵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赵阳介绍,长春南收费站从腊月二十六开始迎来出行高峰期,腊月二十九入口车流量达到近2万台次左右。“今年春运是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的首个春运,预计高速车流量会在正月初二和初六再次迎来大幅增长,我们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确保群众便捷出行。”(完)

  <strong>扎根现实聚焦社会生活热点</strong>

林俊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