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商贸物流总额超126万亿元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20 05:48:29

  6月16日,由中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商贸物流发展报告(2023)》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商贸物流总额达126.1万亿元,同比增长5%。

  根据报告,202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52.4万亿元,同比增长5.2%。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4.4%。中国商贸物流网络日益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23年底,已累计改造899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

  报告指出,中国商贸物流发展呈现出批发业物流逐步向供应链服务拓展、零售业物流加快精细化转型等特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冷库总量约2.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3%,冷藏车保有量约43.2万辆,同比增长12.9%。

  近期,各类蔬果鲜花的全国畅行,依托的正是庞大的冷链物流设施网络。6月以来,樱桃、枇杷、荔枝等生鲜果品进入销售旺季,邮政快递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深入田间地头,不断优化冷链包装,加大综合运力投入。邮政快递企业积极打造高铁恒温车厢,增开航空专线,开通无人机低空航线,加密干支线陆运网络,提升了服务品质。

  报告还显示,餐饮住宿物流定制化服务快速发展,餐饮业全年食材流通规模达6.1万亿元,净菜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住宿业物流需求恢复到2019年高位。

  此外,进出口物流保持韧性增长,出口物流量同比增长6.7%,进口物流量同比增长13.0%,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70亿吨,比上年增长8.2%。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受外贸进出口增长等因素影响,铁路、航空、海运等各类货运亮点频现。中欧班列需求强劲,前4个月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持续增长。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68.4万吨,同比增长25.3%。有专业机构统计,截至6月2日,今年全国累计执行国内货运航班3.32万班次,同比增长24%。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也稳中有升。数据显示,1月至4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5.5亿吨,同比增长5.2%;共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4亿标准箱,同比增长9%。

  报告对今年商贸物流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任锋表示,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措施协同发力,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商贸物流由恢复性增长向温和增长转变。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5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8%,分项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等关键指标均处于景气区间。5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3.9点,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创下近6年新高。

  “中国物流行业大盘稳固,表现出消费领域商品周转加快、连锁商超积极备货、电商干线运输业务回升等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胡焓说,总的来看,今年以来,物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连续4个月在55%左右的高景气区间,企业依然看好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和一体化供应链等高质量融合发展领域,保持稳定预期。市场总体趋稳,投资加快,但新增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常昭瑞介绍,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监测,及时开展研判。现阶段,仍需要继续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保持戴口罩、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习惯。入境人员如果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要做好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

  二是强化从业人员疫情防护管理,一线从业人员上岗期间需严格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做到疫苗加强针,每日开展建康监测,如出现发烧等症状,第一时间停止作业,待康复后上岗工作。

  对于疟疾,我国已有完善的防控措施,例如“1-3-7”工作模式被用来控制疟疾引起的继发传播风险。“1-3-7” 工作模式首创于江苏省,即1天内进行病例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种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并作为典型的“中国经验”成为全球消除疟疾的典范,正式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并向全球推广。

  <span>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在首尔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就当前有关中国公民入境韩国所遭受不公正待遇作出回应。邢海明说,“对于当前中韩之间出现签证风波,以及中国公民在入境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公正的、歧视性的待遇,我感到十分忧虑和遗憾。出现当前这种问题的责任不在我们。我想(韩方)有关当局应就此进行深入分析。”邢海明强调,(中韩两国)外交当局应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当前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以保证两国关系平稳、顺利发展。(刘旭)</span>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近期泰国检出了德尔塔克戎,该病毒于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发现,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2022年12月以来,在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国家呈升高趋势,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方面的足够数据。

  2004年6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局、广州市商业局主办的“美食配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在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出。在多件贵重的展示品中,有前面提到的饺子。展览会的说明上写着:这是“最古老的饺子实物,从唐代的墓穴中出土”。小菅桂子看到这种饺子时,原来的“淡黄色”由于“已严重钙化,整体颜色发黑”(《信息时报》,2004年6月25日)。

林筱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