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已有创新药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上市”

来源: IT之家
2024-06-17 02:05:32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黄果在吹风会上答记者问时有上述表示。

  黄果介绍说,据统计,2022年至今,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创新药20个、创新医疗器械21个。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处于全球前列,中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他介绍说,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国家药监局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黄果表示,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国家药监 局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

  他表示,以公众关注的罕见病治疗药物为例,“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黄果表示,从2017年6月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味着中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中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2日称,今后将稳步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共建单一自贸区工作,提升内地与港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strong>今年CPI走势会如何?</strong>

  此前,对于制备这类新型碳材料,研究人员要么是利用高温高压等极限条件,要么是采用紫外光、电子束辐照等微观处理技术,但其产率较低、产物不纯,阻碍了人们对该类材料的性质与应用进行更深入探索。

  “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肯定存在侵权行为涉及的具体行业和业务,因此知识产权服务业一定是需要和行业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保护行业的创新性。”王鹏表示,此外,事业单位由于具有公益属性,在知识产权维权问题时,如果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相结合,将更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创新,一方面能给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能给机构研发人员带来更好的收入。

  记者离开时,付天泽和他母亲又走进大棚,采摘已经成熟的小番茄,并按照颜色、大小分装,等待客户上门取货。等回到家后,付天泽匆匆吃完晚饭,又开始在书桌前,整理母亲的种植经验。

  本期编辑:胡程远、林帆

白山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