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遇上“千年名果” 新农人玩出乡村共富新花样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27 00:34:39

  中新网嘉兴6月26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经营家庭农场、种植槜李果树、尝试农村电商、参与“山海协作”……在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一位“90后”乡村“斜杠青年”,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商业模式巧妙结合,把农业玩出了新花样。

  1994年出生的朱乔煜是海宁市袁花镇双丰村人,一头扎进农业领域化身新农人,已经有十年时间。“我父母从事农业20多年了,他们都是从企业出来回归土地创业的。走这条路,有他们的影响,也有自身的兴趣。”朱乔煜说,所以上大学就选了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朱乔煜回到家乡,一鼓作气成立了家庭农场,开通了农产品网上直通车、电商销售网点。

  谈起刚创业时的故事,他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农产品电商销售还是新事物,没地方讨教经验,我就跑到上海、杭州等地参加学习培训。针对农产品保鲜运送困难、走快递运送成本高的实际,我学习了真空、冷箱等技术,探索了海宁区域消费者当天选购次日配送到社区的模式。”朱乔煜说。

  就这样,边学习边探索边总结,一单、两单、三单……朱乔煜给庄园配置了一个配送员,专门负责海宁区域,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2023年,作为全国唯一三农领域青年代表,他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0周年现场直播销售农产品,把家乡产品带到了世界级舞台。

  来自乡村,回到乡村,改变乡村,朱乔煜既是投身乡村振兴的实干者,也身兼着袁花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深耕家乡沃土,带动全村致富。

  在嘉兴,生长着一种栽培历史达2500多年的果中“活化石”,这便是有“最浪漫水果”之称的槜李。眼下,正是槜李成熟季节,走进双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槜李树,丰收景象动人。然而,种植槜李,并非当地本土风俗,而与朱乔煜和村里的党群帮扶结对计划有关。

  “随着我们家庭农场经营有了声色,又成立了党支部,村里就想发挥我们长期种植槜李树、网上销售槜李的良好优势,为农户共同致富做点事。”对此,朱乔煜非常乐意,觉得可行性很强。和父母沟通后,他们为双丰村1800户有需求的村民每家免费发放了3棵槜李苗,并提供定期技术指导培训、开展现场实地教学、聘请水果专家授课,帮助农户提高水果产收。

  2024年开春,朱乔煜又亲自挑选果苗、修剪枝条、放置种植手册、打包装车,把精挑细选的200棵槜李苗“远嫁”到千里之外的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

  “黑水县已经传来了好消息,槜李苗已经发芽。由于槜李树需要3年时间挂果,对种植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为了护航这次‘远嫁’,我打算在前3年关键期,每年去黑水县上门指导1次到2 次,加强线上联系,第一时间解决技术问题。”朱乔煜说,对他而言,为黑水人民带去新品种、新技术,能够推动两地在乡村振兴领域有更深的交流,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长效动能。

  “充分利用联系广泛的优势、持续凝聚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力量,以新联会成员特有的青春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展现勃勃生机,通过直播带货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未来将涌现出更多新业态,不断以‘新’唤‘新’,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袁花镇党委委员巫笑飞说。(完)

  1996年出生的王某,初中毕业后就一直辗转在汽修店、饭店、工厂打工。2020年10月,王某入职某大型寄递公司,在该公司的下属子公司担任全国客服。2021年5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某在网络上浏览公司相关贴吧,看到有人发布消息“有某寄递公司的客服吗”,王某心生好奇,加了对方留的QQ号码。

  “带着孩子来基地,很有意义,能够让他们近距离体会消防职业的艰辛,在潜意识上增强防火意识。此外,基地也能作为孩子的课外知识拓展地,在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能丰富课余生活。”随同参观的家长江晶虹说。

  “实践充分表明,‘两个确立’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中央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新征程上,内蒙古将坚决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建设好“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五大任务”,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那么在环境更复杂的空间站工作,我们的地面测控团队又是通过什么来了解空间站的实时动态呢?

  2019年,华宝证券因在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部分项目融资用途管理不严格,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与此同时,深交所、上交所均对华宝证券作出了纪律处分,暂停股票质押回购交易权限3个月,时间自2019年12月21日起(含当日)至2020年3月20日止(含当日)。

  扫黑剧《狂飙》掀起的全民热情狂飙仍在发酵。人艺演员吴刚在剧中扮演扫黑督导组专员“徐忠”,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多年不遇的现象级大剧中扮演正义方的“定海神针”,上一次是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

李书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