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设计师陈幼坚:核心理念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02 08:07:43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应妮)一场名为“东情西韵:陈幼坚东方美学之旅”的讲座日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香港著名设计师、品牌顾问、艺术家兼收藏家陈幼坚首次在北京展现了他跨越半个世纪的设计生涯和独特的东方美学理念。

  陈幼坚的职业生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彼时的香港正经历快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桥梁,给予了陈幼坚无尽灵感和创作空间。他参与过的品牌设计项目逾千,带领公司荣获本地及国际设计奖项逾630个,曾为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刘德华等众多香港知名艺人设计过唱片封面及演唱会海报。陈幼坚的设计作品遍布全球,包括北京奥运会申奥海报、中国国家大剧院和可口可乐的中文标识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精髓,更蕴含着浓厚的东方文化元素,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在讲座中,陈幼坚谈到自己的设计理念不仅停留在艺术层面,也注重商业价值的实现。“设计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商业的工具,能够在市 场中创造价值。”他分享了一个与马来西亚云顶酒店合作的案例:通过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为酒店打造了独特的视觉形象和品牌价值,并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定制创作艺术品,这不仅提升了酒店的商业吸引力,也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陈幼坚还提到了数字化时代对设计的影响。他认为,人工智能和数字媒体的兴起,为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在最新作品中,他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艺术创作,通过与机器的对话,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设计的核心仍然是创意和文化的传承”。

  在讲座中,陈幼坚展示了一些最近的数字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艺术的韵味,还融入了现代科技的元素,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他表示,未来的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机交互和数字化体验,这也是他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陈幼坚一直强调,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是自己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他看来,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西方现代设计的简约风格可以相辅相成,创造出独特的设计语言。他的许多作品也都体现了这一理念,将传统的东方元素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巧妙融合,既有文化深度,兼具现代美感;不仅在视觉上具有冲击力,更能在文化层面引发观者深思。“我的设计灵感源自对生活的观察和对文化的理解”,他坦言。

  谈到未来的设计趋势,陈幼坚充满信心。他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将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他鼓励年轻设计师们要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设计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影响世界。”

  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教授指出,陈幼坚作为香港设计的领军人物,融合现代传播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了大量经典设计作品,同时香港设计也推动了经济发展,影响并促进了大陆设计的进步。

  联合举办这次讲座的TAB论坛发起人、DAC中数艺创始人王泊乔认为,陈幼坚是最早一批将艺术、科技和商业之间的藩篱打破的设计师,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完)

  2020年10月,加政府宣布向Medicago公司投资1.73亿加元,以助其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加政府还与该公司签约,预购最多7600万剂疫苗。

  20世纪80年代,三大中华街开始重建,从中华牌楼到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街区与商店,逐渐成为日本著名观光品牌。长崎中华街春节祭已发展成当地三大节庆之一。从初一到元宵,整个长崎被灯笼装饰成梦幻般的世界,各种歌舞演出相继亮相。除中华街外,全市的街道社区、企业、学校与政府部门均参与其中,活动吸引大批游客,为长崎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来自俄罗斯、爱尔兰、阿富汗等国家的40多位国际友人4日下午来到海口骑楼老街,在写书法、品汤圆、欣赏传统才艺表演中,“花式”体验喜庆中国年。

  西吴壁冶铜遗址在两座山之间,正对山间的风口,一起风,沙土就往人的鼻子和嘴里灌。2018年3月底,考古人员在西吴壁村启动发掘,当年春秋两季,出土了矿石、炉渣、炉壁、石砧、石锤等冶炼遗物,还有鼓风嘴,以及铸造小件青铜工具的石范。这些遗迹和遗物,复原出一幅热火朝天的原始工业景象。

征服了各国选手的味蕾

  长城分布在15个省区市,其中北京段保存最完好、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2021年,北京选取延庆大庄科长城和怀柔箭扣长城试点开展研究性修缮。

蔡宜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