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去世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8 20:25:17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于15日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终年83岁。

  施明德,1941年1月15日出生于高雄市,1961年,毕业于台湾陆军炮兵学院。1979年12月,因“美丽岛事件”被捕入狱,被判无期徒刑。1990年5月20日获特赦出狱。1992年,施明德参选台湾民意代表,并在台南市以第一高票当选。1993年11月,施明德接任民进党主席,并于1994年5月蝉联第六届 党主席。

  1996年3月,因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大败,施明德请辞党主席。1998年,施明德当选第四届台湾民意代表。2000年11月14日,施明德因对陈水扁不满,正式宣布退出民进党,成为继许信良之后第二位退出民进党的党主席。

  2006年,施明德在台湾发起政治诉求运动,要求时任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为诸多弊案负责,并主动下台。这场运动被称为“百万人民反贪倒扁运动”或“红衫军运动”。

  “十四五”以来,山西1122个集中安置区全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1090个搬迁后续发展项目优先纳入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库,2022年涉及项目735个,总投资13.44亿元。892个安置区配套建设了就业帮扶车间或产业园区。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退也要有进。

  基于自身较强国际竞争力和旺盛外需,新能源等产业成为2022年上海市出口主要拉动力。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39.9亿元,增长1.3倍;锂电池出口254.1亿元,增长超过3.6倍;精细化学品出口627亿元,增长40.3%。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我国大洋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在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海底区域获得5块勘探合同区,总面积23.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之最;资源环境调查勘探稳步推进,组织开展了近80个航次调查,形成了“多资源、多学科、多海域、多船作业”的调查格局;深海科学技术发展实现突破,调查取得的大量样品和资料,推动了深海地球科学发展,实现了深海找矿理论的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深海勇士”“奋斗者”载人潜水器,“海龙”“海马”“潜龙”无人潜水器及深海浅钻、海底电视摄像、热液快速探测系统等调查装备已成为我国深海调查的主力,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及选冶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国际海域事务深度介入,参与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全面参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建设,从规则适应者成为主要参与者和倡导者,我国专家连续当选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技术委员会和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提交的100余个命名提案通过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委员会审查,中华元素和影响得到体现;综合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颁布实施,配套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大洋调查船队已具规模,中国大洋样品馆等综合支撑平台实现业务化运行。

  四是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要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引导帮扶力量转换思路。

  1999年7月1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鸣笛起航,奔赴北极执行首次科学考察任务。首次北极考察成果丰硕,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获得了对北极的直接认识。

陈俊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