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房颤手术提供安全新方案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7 22:09:24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张煜欢)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房颤治疗已进入节律控制时代,窦性心律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导管消融则是重要的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方法。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批使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一例。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也为医院房颤疾病的高效、安全治疗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的总数将翻一番,这不但给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由于具备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导管消融术当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治疗房颤的介入技术,确保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75岁的患者,平日生活中受房颤困扰,频繁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由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检查和评估,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疗团队的蒋晨阳教授决定采用业内最新的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该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这一款射频消融导管在压力监测的基础上,配置了6个温度感受器,可提升温度感知灵敏度,同时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智能自适应调节功率和盐水灌注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术者更安全地进行高效消融;并新增3个微电极,助力诊断复杂心律失常中的特殊电位。

  蒋晨阳在术后表示:“房颤手术中,我们最关注消融质量和手术安全性,新技 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单圈隔离率,同时提高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据了解,此前不少房颤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另一大原因是害怕术前的一项检查——经食道心脏超声。这个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左心房血栓,保障安全,但检查过程有些痛苦。现在,浙大邵逸夫医院还可实现心腔内超声手术全程实时监测,患者不再需要提前做经食道心脏超声,不仅减少了术前痛苦,在术中还多一分安全保障。

  上述流程的变化,也让患者能够当天入院、当天手术、次日出院,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完)

  论坛主要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及RCEP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现在美西方感觉到全球化不利于自身,出现了反全球化、搞“脱钩断链”的行为。美国试图介入和撕裂东亚,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把日本、韩国甚至东盟拉过去,以及推动美日澳印“四边机制”,在苏浩看来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西方海洋时代逻辑,迟早要结束。

  文明之美,无问东西。2022年堪称“体育大年”,年初的冬奥会让北京再次惊艳世界,年底的世界杯让世人重新认识了卡塔尔。令人难忘的是,谷爱凌实力圈粉的同时,羽生结弦在遗憾中退隐;球王贝利弥留之际,见证了梅西率队举起大力神杯。这些瞬间,正因全世界观众的共享而定格成经典,人类的共情在体育世界中历久弥新。

  京雄高速(北京段)全长27公里,线路整体呈南北走向,北起北京市西南五环、向西跨越永定河、地铁房山线、京深路后向南转向,跨越六环路后继续向南延伸到达市界,与京雄高速河北段相接。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设置特大桥1座,高架桥4段,互通式立交5座,匝道收费站3处,主线收费站、进京检查站、管理中心、养护工区、停车区各1处。项目总投资约122.12亿元。

  “这是亚洲最高的三角闸门,高达20.35米,是控制船只进出的开关。”站在船闸顶部,看着试验船只在浩浩荡荡的长江水面平稳航行,枞阳引江枢纽水运部分专业监理工程师唐飞心情激动。他告诉记者,实船试验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船闸主体工程的顺利完工,长江上的船只将由菜巢线航道直接进入巢湖、合肥,向北可沿江淮沟通段直接进入淮河。

  新华社记者俞菀

刘乃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