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价格现企稳迹象 下半年产能或加速出清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30 09:22:35

  本报记者 殷高峰 黄 群

  光伏 产业链的价格降幅正在收窄并趋向平稳。集邦咨询6月27日发布的最新一周(6月19日至6月26日)数据显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价格均环比

  “尽管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下降幅度有所放缓,但由于供需错位,预计短期内价格仍旧低位承压。”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下半年产业链价格将呈盘整震荡的态势,行业竞争将持续加剧,这意味着产能的出清或加速。同时,在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光伏产业链的供需关系有望加速改善。

  在业内看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或已进入筑底阶段。

  以硅料为例,集邦咨询认为,硅料价格终于在连续三个月快速下跌之后来到筑底区间,国产硅料无论是块料还是颗粒硅的价格区间均跌至底部。

  在硅料需求环节,集邦咨询预计7月份供给端新增供应量将环比继续下跌,跌幅有可能环比扩大,但是硅料需求环节在7月份是否得以维持当前开工水平和用料需求规模,仍需时间观察。

  InfoLink预计,三季度将有更多、更大规模的硅料减产和停产情况发生,真正的产能清退将在下半年逐步开启。

  协鑫科技联席CEO兰天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有大量硅料厂家退出、破产、资不抵债时,市场底部就到了。从长期来看,这是一场“拉锯战”,而这场“拉锯战”在今年下半年仍难见分晓。

  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价格下,在资金、技术以及产能等方面落后的企业更难以为继。

  “虽然下半年阶段性需求有好转预期,但各环节供应均较为充足,因此预计价格低位震荡为主,阶段性小幅反弹,空间较为有限。”卓创资讯分析师王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供需差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生产利润压缩,对于小厂及老旧产能来说,经营难度增加,部分产能或陆续退出。整体来看,产能多数使用年限较短,因此大批量出清可能性不高。

  供需关系有望改善

  在屈放看来,要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入手。

  5月份以来,光伏产业密集发布供给侧相关政策文件或组织相关会议。6月18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光伏玻璃供给管理趋严方向明确,光伏玻璃或将重回产能置换体系。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6月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巩固国内光伏发电的新增装机市场。“我们将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发展并重,一方面,将加强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另一方面,稳妥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提高电网对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发电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李创军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协会适时发布产业规模、产能利用率和市场需求等信息,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业内看来,在政策和市场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光伏行业当前的供需矛盾或加速缓解,一些环节或迎来反弹。

  集邦新能源认为,当前,硅片库存压力逐渐缓解,部分厂商出现报价上涨行为,但市场接受度较差,在上下游均价格成本倒挂的背景下,硅片价格上涨存一定难度,但龙头厂商采取价格策略,倒逼中尾部小厂加速出清后,硅片有全环节率先反弹的可能性。

  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3年5月上旬与4月下旬相比,8种产品价格上涨,42种下降。

  刘小明来到海南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视频连线海口、三亚、五指山等市县应急管理局值班室,并电话连线省旅文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卫健委、省气象局等单位值班室,详细了解值班人员在岗、交通运输、旅游秩序、气象预报、疫情防控等工作。他要求,要坚持人民至上、预防为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处理处置应急事件,最大限度减少风险。

  除了旅外大熊猫“告老还乡”后需要面临的挑战和饲养员在照护它们“养老”生活的细节,关于大熊猫,其实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在等你一一探索。

  该报告显示,2022 年1月1日~4月16日淄博全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数为5961套,成交面积为75万平方米;而2023年1月1日~4月16日成交套数为10417套,成交面积为133万平方米,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75%和77%。

  在公积金贷款方面,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首套或二套自住住房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额度上浮20%。无自有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

  但很快,增城警方辟谣了关于“梅姨”在柳州被抓的消息,并称正在核实其他线索。一名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截至目前,关于“梅姨”的证据仅为口供,并没有其他直接的实质性证据,与此同时,警方从未放弃对“梅姨”的追踪调查。

林淑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