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双创汇”走进滁州 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升级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7 11:37:14

  中新网合肥6月5日电 (记者 张俊)滁菊干制技术、智能焊接机器人、智慧能耗监控云平台……近日,由安徽省科技厅打造的“双创汇”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活动在安徽省滁州市滁州学院举行,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应用情景展示了科技如何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安徽“双创汇”活动聚焦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和市县特色产业,精准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汇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旨在推动科学家创业与企业家创新,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深度融合。活动中,滁州对外发布了新兴产业领域技术需求以及“满天星”人才招聘平台,并举行了校地、校企合作签约以及市级技术经理人聘任仪式。

  董家乐是滁州学院2015届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他围绕技术开发、咨询、转让领域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董家乐说,创业不仅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而且离不开科技服务团队的专业支持,“双创汇”活动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刚则结合实际工作,分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心得。他认为,创业者要把科研做在产品上,把人才留在产业中。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邹叔君表示,高校资源与地方在开展科技合作时,要积极推进赋权改革,包括简化科研成果登记程序、优化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容错机制等,以全面赋权科研人员和技术经理人。安徽省科技厅人工智能专班研究员赵辉表示,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赋能。

  目前,滁州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抢占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已经形成了以智能家电、先进装备、硅基材料等为支柱的产业。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滁州37个规 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实现了增长,增长面达到86.5%;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3户,总数达到2713户,位居全省第二。(完)

  会议对各政法机关在基层治理中的职责作用予以明确。比如,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滚动排查上学就业、劳资债务、家庭邻里等矛盾隐患;构建调解、信访、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的工作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云南的发展让我的回家之路更便捷”

  关注学校政策,努力争取奖学金与助学金。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2021-2022年的学杂费标价为56010美元,但学生在获得助学金后,当年的平均学费约为16562美元。哈佛大学为55%的本科生提供了平均62613美元的按需奖学金或助学金。

  龙江桥灌区“中梗阻”畅通工程试点项目涉及13个村,项目改造清淤水渠93条50公里,总投资1030万元,建成后将实现龙江桥水库和灌区农田连接渠道的畅通,为粮食作物高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北京金融法院执行局局长雷运龙介绍,去年7月,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联及所属商会携手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联合打造公正、高效、便利的协同治理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制度优势、专家优势、资源优势和调解优势,协同化解金融纠纷。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以积极修复和重塑被执行企业信用,切实保障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合法权益最大化为工作重点,经过近半年的实践积累,探索服务营商环境的“金融执行一二三”工作模式,充分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纾危解困服务,努力让首善之区的金融执行既有力量,更有智慧和温度。

  目前,苦笋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成为了揭西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典型缩影之一。在该产业园的带动下,揭西苦笋产业不断升级,而产业园通过与越来越多的农户达成“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方式,有效实现了联农带农致富增收的效果。

黄士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