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斩获德国iF设计奖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07 10:06:08

  中新网广州5月6日电 (许青青 陈芃辰)据华南农业大学6 日消息,该校工程学院郭涵、杨文武团队项目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以360分的高分(超过获奖分数线100分)斩获德国iF设计奖。目前,该款机器人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将在2026年上市,为梯田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据了解,iF设计奖创立于1954年,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是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球72个国家的10807个参赛作品进行角逐,其中包括苹果、惠普、广汽、索尼等著名企业和设计公司。

  本次iF设计奖的获奖分数线是260分,从产品理念、形式、功能、差异化和影响力五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项目各维度得分均超过70分,总分超过获奖分数线100分。“这意味着评委对我们研究梯田农业问题社会意义和解决方案的认可,尤其是对产品功能定义和实现方式的肯定。”团队负责人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师郭涵说。

  郭涵、杨文武团队介绍,梯田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国,多见于丘陵地带,是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地,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由于田块细碎、高差大和机耕道缺乏等问题,目前的梯田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人力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

  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转运农业机器人的作业方式。转运无人机充当“快递员”,对丘陵山地进行勘察规划后,根据不同田块的生产需求“送货上门”,吊装和转运机器人到目标田块进行生产作业,以此解决机器人的田间转运难题。不同田块上的多台机器人还能互相“打配合”,实现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不同,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机身小巧,可以在小田块上灵活转向通行。同时机器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通过切换模块,既可以实现“一机多用”,还降低了整体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据悉,目前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将在2026年上市。团队表示,未来会继续优化和改进方案,争取早日实现量产和推广应用。(完)

  随后,“赵胜利”对周女士表示,他帮助周女士也注册了一个账号,她也可以试试炒期货。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呼和浩特2月12日电 题:倾盖如故:记台胞青年与内蒙古青年的7日“亲密接触”

  研究人员解释道,对仙女座星系的这一新观测结果,非常详细地揭示了一次“星系移民”事件。虽然夜空看似一成不变,但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像M31这样的星系和银河系都包含许多组成部分。

  对于今年国际航空业的复苏,国际航协在上述展望中预计2023年的行业总利润将达到47亿美元,旅客需求将恢复至2019年的85.5%;但展望预计亚太地区2023年或将报亏66亿美元,客运需求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70.8%。

  一旁的医务人员对他说,“告诉我你想要哪些书,我会把它们都堆在这里。”听到这话,奥兹图尔克重复说着,那“我要送你半颗心。”他一边说一边用一只手比作半心形,医务人员也开心地和他比心。奥兹图尔克随后说出了他需要的备考用书。

  学校应注意

张雅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