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北岸: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实施 物种数量稳中有增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07 16:59:23

  中新网青海海晏1月31日电(刘洋)“2023年,中央环保督察前两轮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率和第三轮信访案件办结率均达100%,祁连山南麓海北段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收官,普氏原羚种群数量恢复到3400只。”31日,青海省 海北藏族自治州州长张胜源表示。

  当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张胜源作海北州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北州背靠祁连山、怀拥青海湖,地处“一湖两区三河”之要,是青海省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民族多元文化的汇聚地。境内有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和青海湖国家公园,青海湖及其流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湿地之一。

  据了解,青海省海北州加快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已完成国土绿化35.9万亩、草原退化治理18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34.6万亩,同时探索开展生态价值转化,引导22家规上工业企业首次开展绿证认购交易。

  “通过与青海西宁、海东和甘肃张掖等地建立跨区域河湖管护联防联控机制,海北州内出境水质均达到Ⅱ类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污染风险分区管控措施有效落实。”张胜源说。

  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已进入设园冲刺阶段,青海湖国家公园拟建范围初步划定。该州将持续推进国家公园示范州创建和17处自然保护地建设,争取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加速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

  同时,海北州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推进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通报典型案例问题整改,落实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底线约束要求,加快制定湿地保护条例,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完)

  李亮认为,稳定经费支持涉及到资源的调配,落地过程中可能会有复杂的博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支持比例是多少?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的研究领域,很多发达国家能达到70%~80%的比例,中国很难一下子提升到这一水平。

  在这种氛围中,一则消息受到外界关注。英国路透社3日报道称,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表示,中方已邀请他“近期访华”,就避免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举行会谈。“这是必须合作的(方面),尽管确实存在其他分歧。”克里称,总统拜登已授权他与中方举行会谈,但时间尚未确定。4日在被问及此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没有证实或否认相关消息,她表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

  有网友表示,大熊猫“小丫”此前生活在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记者致电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工作人员表示,“小丫”此前的确在该园生活。至于具体情况,需要向林业部门核实了解。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中方欢迎乌方任命新任驻华大使,愿为他履职提供便利。”4月27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道出了中国与乌克兰关系的许多意涵。

  但很快,增城警方辟谣了关于“梅姨”在柳州被抓的消息,并称正在核实其他线索。一名警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截至目前,关于“梅姨”的证据仅为口供,并没有其他直接的实质性证据,与此同时,警方从未放弃对“梅姨”的追踪调查。

蒋淑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