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 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30 20:01:20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梁晓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8日通过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完成该法自2007年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此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行法律施行以来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提高了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设专章对管理与指挥体制作出规定,明确了各方责任。

  修订后的法律完善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定,建立多项制度。

  一是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和决定、命令、措施等信息;对于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二是规定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

  三是建立健全网络直报和自动速报制度。

  该法明确规定,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要做到 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迟报、谎报、瞒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信息。

  修订后的法律还在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全流程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责任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此外,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充分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依法科学应对,尊重和保障人权”。

  例如,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且对他人权益损害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措施”。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严格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主任侯晓光指出,该法通过后,要抓紧做好制度配套工作。“现行做法中与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要求不一致的,有关方面要准确把握新规定新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每天四小时的睡眠时间,足够吗?适用于大部分人群吗?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南京明基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徐家立。徐家立表示,睡眠是一个生理需求,受到个性、性格、职业、习惯、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每个人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果四五个小时的睡眠确实能让你获得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也是可以的,但这种习惯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因人而异,不建议效仿。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最好保证有七八个小时,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精神状态差等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im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2/10/44ae824ecb904e9db324ce3dc1b71837.jpg" alt="" />

  在一般情况下,围炉煮茶消费限时2小时。“这对于茶室和餐厅而言翻台率较低。如果希望长期维持热度有一定难度。”丁瑛说,要使围炉煮茶等新消费从一时盛行的网红转变成“长红”有几种途径:可以将围炉煮茶与某些特定的场景进行绑定,比如春节包饺子、元宵节吃汤圆等这些传统食品一旦与某个特殊节日绑定后就能历久弥新;可以通过挖掘其历史与文化渊源,尝试植入消费者的记忆,与某些有着共同记忆的日子或时段进行联结。

  新华社开罗2月10日电(记者姚兵)埃及北部布海拉省达曼胡尔市一栋4层楼房10日倒塌,造成至少6人死亡、23人受伤。

  2月10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2022年暑假,自贡市开展“棋类运动进家庭”活动,参与家庭有3万多个。“下棋,让孩子知礼、知节、专注,思维方式变得更开阔。”在自贡市棋类协会主席颜永红的引领下,全市56所学校发展为棋文化特色(示范)学校。

黄启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