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条光伏碳链发布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组件碳足迹动态追溯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13 05:05:35

啪啪x性爱视频app大きくなったように感じられた。  与此同时,基础科学研究的产业化转化与应用也在同步进行,15个创新成果正在加速转化。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创新研发的引领下,目前仅这一个试验区,已经形成数字家庭、集成电路、健康产业等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带动区内注册企业超10万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超过1万家,正在成为我国数字领域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示范区,引领中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eRYuQKg-lDOhWs1iGCIjGVLX-全球第一条光伏碳链发布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组件碳足迹动态追溯

  值得关注的是,协鑫碳链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底座,可将其上链产品的碳值、性能、资质等逐一披露存证落块,从而实现产品信息可追、可查、可信且不可篡改,完全实现产品供应链溯源、产品碳足迹以及企业组织碳管理。

  而“碳链组件”与同类产品最大不同在于,只需扫描组件二维码,即可直观读取产品信息、碳足迹报告、生产工厂、原材料溯源、ESG报告等关键信息。这是行业内首次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光伏组件碳足迹动态追溯。

  通过更真实可信的溯源数据、更科学有效的防伪手段,协鑫碳链及其上链产品可有效实现从源头开始降碳控碳脱碳,并大幅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此外,由协鑫集团旗下协鑫集成、协鑫科技联合蚂蚁集团共同研发的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将有机融合区块链数字技术与颗粒硅低碳科技,持续高效放大光伏全产业链控碳减碳效应。

  协鑫集成执行总裁张坤表示,协鑫碳链是全球首家基于颗粒硅技术+区块链技术+数智化技术的光伏产业碳链管理平台,实现颗粒硅组件产品低碳足迹的可视化、可量化及可信化,在动态追溯下单块组件碳值达到全行业最低,未来协鑫碳链将加速推进上下游产业链协作。

  张坤还介绍,协鑫集成近期将交付具有德国莱茵TÜV认证标识的首笔协鑫碳链组件订单,由此通过协鑫碳链管理平台得到业主方进一步认可,增强了组件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当前,低碳生产、低碳产品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一方面,中国正积极推动“双碳”目标的落实;而另一方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进口至欧盟或从欧盟出口的高碳产品,将缴纳相应额度的税费,或退还相应的碳排放配额。CBAM定价机制的提出,对中国光伏企业将带来重大影响。

  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新变局,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影响着国内光伏企业的长远发展。今年6月5日,国家生态环境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强调要“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先行先试。选取重点外贸行业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点,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建立产品碳足迹数字化管理系统”。

  “协鑫一直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同时,在碳足迹管理方面也具有天然优势——协鑫的光伏产业链是上下游一体化的布局,且上游还有颗粒硅这个全球唯一被市场大规模验证认可的低碳产品。”协鑫科技副总裁宋赟波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协鑫碳链可以弥补中国光伏产品碳足迹上的不足,为我国打造本土光伏行业绿碳因子库,探索制定碳足迹行业标准进行积极探索,提供宝贵经验。

  据介绍,协鑫集成旗下TOPCon系列组件的6款明星产品已于5月21日通过德国莱茵TÜV的严格审核,获ISO 14067产品碳足迹证书。这不仅标志着从原料溯源到产品碳足迹认证最终实现追溯信息在区块链锁定,协鑫碳链平台体系全部打通,而且通过德国莱茵TÜV鉴证标准,表明该产品的碳足迹已与国际化标准接轨互认。

  张坤表 示,目前协鑫碳链及其产品的开发处于1.0阶段,该阶段目标是实现链上每一个产品的商业化,为碳链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带来溢价;后续的2.0阶段,公司将积极参与行业低碳相关标准的编写、制定,通过数据基础来支持光伏全产业链碳减排路径规划并赋能光伏主辅材供应链精准降碳。(刘丽丽)

责任编辑:何俊熹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7/107171195376071855.jpg" alt="" />

  “要不断扩大闽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业圈’”,赵龙表示,福建将完善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台湾教师来闽全职从教,支持台湾青年参与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社区营造、志愿服务等基层融合实践。

  加强车辆通风消毒。如果旅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大家不要紧张,可以用快速抗原检测试剂做检测。如果是阳性的话,可以让备用司机开车,使阳性检测者得到充足的休息和恢复,同车的其他人员要做好防护。如果有症状的人员的症状比较严重,要就近及时就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