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向世界传递强大信心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26 07:06:59

  来源:北京商报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6月25日在大连开幕。这是夏季达沃斯时隔五年再次回到它的诞生地。自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每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都受到全球瞩目,夏季达沃斯也始终在中国经济外交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发展正面临重要的关口,当夏季达沃斯再次拉开大幕,与会嘉宾和世界各国媒体都期待从这一独一无二的平台再次聆听中国的声音,并收获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中国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李强表示,我们要始终把握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方向,开辟未来经济发展的广阔蓝海,共同打造新的发展空间。他提出了四项举措,一是深化科技交流合作,为科技创新营造开放、公正、非歧视的环境;二是履行好各自减排责任,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三是维护开放市场环境,敞开胸怀、紧密协作,摒弃阵营对立,反对“脱钩断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四是促进包容普惠发展,统筹好发展和治理,及时完善相关法律及治理框架,努力实现惠及面更广、包容性更强的发展,让创新成果造福更多国家和人民。

  与中国合作的40多年间,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几乎每年都要到访中国,时刻关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6月25日,这位已86岁高龄的论坛创始人再次主持了夏季达沃斯的开幕式。他说,2023年,即便在面临内外部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中国依旧实现了令人深刻印象的经济增长,成为主要经济体中的翘楚。今年,中国仍然确定了令人鼓舞的经济增长目标。

  正如施瓦布所说,在世界经济仍面临复杂局面的情况下,2024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也更加受到全球各方期待。今年以来,“超预期”成为谈论中国经济走向的高频词,向世界传递出强大信心。国际机构也纷纷上调对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达到与中国自身年度目标相近甚至高出的水平。

  越南总理范明政是连续第二年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他表示,中国的发展也给越南等国家带来许多商机,中国还承担起了重要角色,应对区域和全球范围的各种问题,在世界产业链价值链上发挥重要作用,扮演着科技创新、可再生能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领军者角色。

  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波兰总统杜达也在开幕式发言。他说道,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强大的活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提到,波兰与中国之间有始自成都的铁路相连,这也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重要联系,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兰可以在中欧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经济领域,中国已经创造了极为成功的案例,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领先技术带来更多增长机遇

  “在中国,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机会,这些机会来自于不同的技术前沿,例如人工智能。中国也是绿色经济的先行者,例如电池技术在中国所取得的进展是非常显著的。我也在紧密跟进中国新技术的发展,例如电动汽车。”6月25日上午举行的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联席主席见面会上,联席主席、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谢克表达了他对中国在技术领域取得成绩的赞赏和期待。

  在杜谢克提及的动力电池市场,中国企业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5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39.9千兆瓦时,同比增长41.2%。

  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备受瞩目。联席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副主席、世界经济论坛理事会成员安德烈·霍夫曼接受采访时说,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很大机会,也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多机遇。

  “当我们谈到人工智能时,大部分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大企业,但实际上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元化,有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可以获得非常多的数据。”联席主席、卢旺达信息通讯技术和创新部长波拉·因加比雷认为,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去认真思考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的素养、技术的素养是否已经具备,在整个业务的价值链里,哪一个环节是最应该使用人工智能,这样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产品或者是服务提供给终端用户。

  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实 现共赢

  消费、投资、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改变的同时,中国在全球贸易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并为全球贸易创造巨大机遇。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预计为3.3%。全球贸易格局正发生着明显变化,例如南南贸易不断增长,现有航运路线和能源贸易关系也因地缘政治而发生显著改变。在这一变化进程中,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在分论坛“重新布局全球贸易路径”中表示,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中国也给世界创造了巨大机遇。中国对外贸易伙伴覆盖全球,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加,中等收入人群规模大,制造业发达,能形成稳定、完整的供应链,对全球经济供应链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论坛联席主席、南非工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布西·玛布扎提到,疫情后南非新兴经济体出台了许多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和复苏对提振非洲经济非常重要。南非也希望能够和非洲大陆其他国家广泛开展区域间贸易发展合作,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大宗商品贸易、减少关税壁垒的方式,为整个非洲带来投资。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由于中国出口快速增长,可能会引发与部分国家的贸易紧张关系。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经济学和国际事务学教授陈晓阳看来,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由绿色和清洁能源产品推动,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等行业正快速发展。这种出口增长引起了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其他国家的关注,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内部就业和市场竞争,从而引发贸易紧张。

  中国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东生则表示,单纯依赖出口的商业模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尤其要平衡好各个国家的发展关系。不能仅把产品卖到当地,也要同时能够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并完善产业链,这将为中国和所在国共同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谈及中美经贸关系,任鸿斌说:“中国依然愿意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与美国加深合作。中美贸易的本质是合作共赢。”他指出,美国在中国有7万多家企业,8万多个项目,每年的利润达到500亿美元。中国在美国也有大量投资,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是不可分割的。

  “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中国的绿色能源转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始领先,希望也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绿色产能,共同应对全球危机。”任鸿斌说。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 李海颜

责任编辑:李桐

  1974年,时年17岁的马科斯曾经随母亲访华,为中菲两国的一件大事做铺垫。1975年,马科斯的父亲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洞察时局、顺应大势,共同作出中菲建交的历史性决定。

  在2021年底推动首批130处便民店建设完成的基础上,2022年,持续推进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并对经营业态进行动态优化调整,促进经营业态更加多样化,为乘客提供更多消费、体验选择,增加家庭环保品牌体验店、茶叶店、糕点店等。近期,北京地铁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抓住我市推动复工复产的时间窗口期,推动20处便民服务设施手续办理、施工、验收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采信认证检测报告是天津海关专门为“单台认证”模式进口摩托车制定的创新便利化措施。“单台认证”模式进口摩托车由于其小批量认证的特点,在通关过程中至少要经过一次型式试验和一次上线检测,而且摩托车普遍存在易倾倒、捆扎复杂、拆装时间长等特点。因此,每一次检测前,企业都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时间进行车辆拆装。新模式实施后,企业只需要经过一次检测就可以在海关办理完成通关手续。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债务豁免会计处理方法,公司获得的豁免债务金额可以计入资本公积,增厚公司净资产。多家*ST公司都表示,债务豁免可以减轻公司经营负担,缓解公司资金压力。*ST银河在债务豁免公告中称,此举旨在为减轻公司债务压力,顺利推进债务重组等事宜,化解退市风险。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和经济回暖,财政增收有基础,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支出规模将继续扩大,且支出中用于疫情防控的支出将会降低,用于“三保”和基建的支出将会增加。

  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丰富滋养,激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从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到建设岁月的“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到改革年代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等,再到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精神内涵丰富,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鲜明品格。也应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愿斗争、不敢斗争、不会斗争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如果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我们要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滋养,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任何时候都决不丢掉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决不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要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压不垮、难不倒,永葆充沛饱满的斗争精神,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以昂扬姿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王依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