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台历史见证者讲述两岸故事:海峡两边是一家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7-06 05:54:25

  中新社南京7月5日电 (记者 朱晓颖)黑白的照片与影像、斑驳的家书、在母亲坟前题写的诗文、有“想家”字样的衣物……5日,近300件老物件、46部影片亮相“我家的两岸故事”南京巡展。展览以数百位迁台历史见证者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两岸同胞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历史根脉。

  展览分“离乡”“思乡”“新故乡”“返乡”四大主题,在此前巡展的基础上,新增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敌御侮、迁台后代返回大陆寻根问祖等内容。

  “山东菏泽是我出生的地方,台湾是我长大的地方。对我来说,两岸不是两家,是同一个家。”巡展上,年近九旬的台湾老兵高秉涵指着自己回菏泽老家的照片,忆起与家人的团圆时刻,仍然难抑激动。“我小名叫春生,老家人都以为我死在他乡。当我喊出亲戚的小名、互认身份时,我们紧紧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这一刻等了太久。”

  “不少台湾老兵孤独终老。他们有句口头禅,‘生已是游民,死不能游魂。’”受老兵们生前所托,高秉涵在20多年间护送了100多位老兵骨灰回大陆各地的家乡安葬。

  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观展后百感交集。“我的很多老师、同学、朋友都来自眷村。从小我有一半的时间在眷村里度过。从山东口音的‘包子、馒头’叫卖声,到香气扑鼻的牛肉面。眷村里五湖四海的饭菜背后,是两岸的牵绊。”在黄智贤看来,这些真实朴素的情感,是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具象表达。

  “办展的初衷,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两岸的历史。”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沈庆京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他曾于20世纪80年代克服岛内重重阻力,出资筹拍电视纪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为台湾民众了解大陆打开一扇窗。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于2017年启动“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计划以来,已探访1300余位迁台历史见证者,收集整理了文字史料、影音口述等内容,旨在通过特定时代下人物的真实境遇,勾勒出迁台历史的时空脉络。2019年起,该基金会在高雄、上海、台北、福州等地陆续开展“我家的两岸故事”城市巡展,南京站是展览的第七场。(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张素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月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餐馆老板透露,“我们的烤肉餐馆每天进账都在万元以上,纯收入也有大几千元。附近的其他餐馆也很火爆,收益基本类似。”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社会责任局副局长汪洋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将迎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碳达峰、碳中和将带动汽车产品的更新替代,消费趋势的改变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使整个汽车产业形态处在重塑之中。对于汽车企业本身而言,更应该提高科技能力,打造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及生态创新能力,以在新一轮变革中取得竞争新优势。

  一边是传统产业加速改造升级,智能化、绿色化全面推进;一边是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今年国家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当前,各地都在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工建设重大项目。在工信部的经济运行局,几乎每天都要举行这样一场稳经济的全国调度会。

  据悉,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将以季度为单位,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四季童读”书单。(完)

  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阿尔金山上,辽阔的依协克帕提湖冬雪初融,清澈的湖面上尚未融尽的薄冰宛如一面光滑的镜子,将高原蔚蓝的天空倒映在湖面上;芳草丛生的湖岸边,有着“高原坦克”之称的野牦牛在水源地附近悠闲漫步,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春日“盛宴”;时而有三五成群的藏羚羊从牦牛群旁经过,他们有的迈着小碎步追逐嬉戏,有的则停步驻足,好奇地打量着周边的环境;擅长奔跑的藏野驴成群结队地奔跑着,飞奔的藏野驴群腾起一路烟尘,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野性之美……

夏勋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