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通胀因CPI低于预期有所缓解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3 00:32:12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三上午发布的最新数据,一份备受关注的美国通胀报告显示,5月份消费者价格上涨有所降温。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上月持平,5月份同比上涨3.3%,较4月份0.3%的环比涨幅和3.4%的同比涨幅有所放缓。这两项指标都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这是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低月度指数。

  以汽油价格下跌为首的能源价格下跌,进一步贡献了总体CPI的下行推力。

  在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天然气成本的“核心”基础上,5月份的价格比上月上涨了0.2%,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的最低月度核心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4%。这两项数据都低于4月,也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该报告公布后,市场上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约12个基点,至4.29%左右。通胀报告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央行公布政策决定之前公布。

  Raymond James首席经济学家Eugenio Alemán周三表示:“5月CPI数据对美联储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对将于月底公布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来说将是更好的消息。”

  通货膨胀率一直顽固地高于美联储每年2%的目标。尽管这份CPI报告不太可能对即将到来的美联储决策产生巨大影响,但它发布的时机吸引了更多关注。

  美联储官员将降至2%的路径归类为“崎岖不平”,近期的其他经济数据也支持了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利率的说法。

  上周五,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公布,上月就业市场新增非农就业岗位27.2万个,远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18万个。工资涨幅也高于预期,为4.1%,不过失业率从3.9%小幅上升至4%。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所谓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core PCE price index)——仍然特别具有粘性。受到美联储密切关注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 4月份同比稳定在2.8%,与3月份持平。

  根据相关数据,投资者现在预计,2024年美联储将降息一到两次,幅度为25个基点,低于今年年初预期的六次降息。

  数据公布后,根据CME FedWatch Tool的数据,市场预计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在9月会议上开始降息的可能性约为69%。而前一天的概率约为53%。

  住房价格保持稳定,能源指数下跌

  通胀数据中值得注意的数据包括住房指数(shelter index),该指数未经调整后同比上涨5.4%,较4月份略有放缓。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该指数环比上涨0.4%,是月度核心价格上涨的最大因素。

  经济学家表示,粘性住房通胀是核心通胀数据上升的主要原因。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伯纳德•亚罗斯表示:“我们仍在等待住房租金进一步放缓。”“考虑到住房空置率的上升,我们相信住房租金CPI最终会下降,但时间仍不确定。”

  租金指数和业主等效租金指数(OER)每月均上涨0.4%,与4月份的涨幅持平。业主等效租金 是假设房主为同一房产支付的租金。

  外住价格继4月份下降0.2%后,5月份下降0.1%。

  受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的推动,5月份能源价格下跌。该指数继4月份上涨1.1%后,上月下跌2%。该指数同比上涨3.7%。

  汽油价格在4月上涨2.8%后,4月至5月下跌3.6%。

  5月份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4 - 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1%。家庭食品指数与上月持平,而家庭外食品指数上升0.4%。

  4月份上升的其他指数包括医疗保健、二手车和卡车以及教育。

  根据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机票、新车、通讯、娱乐和服装的指数在本月有所下降。

责任编辑:杨淳端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2023年,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银行体系对资金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从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近日,日本以“台湾有事”为由,首次在冲绳县举行居民避难的纸上兵推。该演习背景设定为,一旦台海硝烟升起,假如美国插手,冲绳很有可能会成为前线战场。

  维埃拉表示,卢拉收到了华为的邀请,而华为在巴西运营已有20多年。他指出,卢拉参观华为,也是发出了一个信息,即巴西不会在美国与这家中国科技公司的斗争中“站队”。

  易炼红强调,要增强对标先进“坐不住”、突围突破“等不起”、赶超跨越“慢不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时刻保持不进则退、不追则危、不预则废的清醒警醒,在高质量发展成色、科技创新能级、改革攻坚力度、对外开放水平、社会治理效能等方面正视差距不足、找准发力重点,吸收好先进理论、先进做法、先进模式、先进经验,做到取真经、悟真道、谋真招,以进取心态、奔跑姿态、赶超状态不断补强弱项、示范争先。

  韩国民众对华认知受负面情绪困扰,中韩民间交流该如何走上正常轨道?“对中国持有负面认知的韩国年轻人中,大部分是受韩国媒体和网络的误导。”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告诉《环球时报》驻韩国记者,受疫情影响,过去3年两国民间交流明显减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更多依赖媒体和网络,这其中不乏对华歪曲报道。他建议中方能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向韩国青年传递加强两国友好的真正意义,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权起植说,各国青年都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但也容易改正错误认识,因此,要对中韩民间交流,特别是青年层面的交流抱有希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从2019年起每年都举办韩中友好青年论坛,创造韩中青年对话的机会,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4月7日,CBA公司首席执行官张雄在中国篮球媒体日上对外透露:“随着主客场赛制的恢复,本赛季的CBA联赛比赛紧张激烈,球迷观赛热情和媒体关注度都明显提升。”

林志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