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运河城市 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揭牌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7 02:07:17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徐婧) “龙腾河端,海韵千年”2024北京西城·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沙龙5日举办,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承担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职能,发挥北京作为大运河终点城市的核心作用,对话全球运河城市,共谋共创大运河沿线文化繁荣与发展。

  什刹海作为北京老城区著名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毗邻中轴线,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北端点,承载着丰富的运河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今年是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十周年。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和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嘉宾齐聚什刹海畔,共话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在致辞中表示,要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共同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要以运河为媒,深化发展伙伴同盟,促进经济、旅游、民生、生态等多领域的常态化合作;要推动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发挥大运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作用,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大运河声音,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出时代的新风貌。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 回顾了大运河申遗的过程,以大运河沿线地区案例生动阐释了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保起来,让大运河资源美起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聚焦大运河北端点“河之端”——什刹海的独特地理区位对于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肯定了西城区在大运河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从宏观角度论述运河对人类历史走向的重要影响,分享了作为“河之端”的西城区在推动运河文化传播与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因河而美·运河联动圆桌交流”围绕“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与活化传承如何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做到有机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为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多元视角。

  活动还发布了《大运河文化系统性保护·什刹海宣言》,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为依托,从保护发展、协同联动、聚焦宣传、创新驱动、汇聚力量五个方面出发,共同守护运河文明。(完)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226574276.jpg" alt="新华全媒+丨镜头里的中国年:致敬坚守岗位的你" />

  热解读 1月18日,农历腊月廿七,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亲切看望慰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留守的商户和采购年货的群众。

  对此,吉林省统计局表示,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跌宕起伏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多重压力挑战,吉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确定“止跌、回升、增长”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发展的确定性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全省经济运行在4月份探底后迅速回升反弹,上半年提前实现“止跌、回升”,三季度实现快速增长。

  扎哈罗娃提请各方注意包括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乌政界人士最近关于与俄对话的声明。她称,泽连斯基近期再次重申不可能与俄总统普京对话。这再次证明,脱离现实的主战派正在为乌克兰定下基调,制定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可能与乌克兰进行谈判。

  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何以落户福州?众所周知,印尼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福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重要侨乡,双方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特别是2003年福建省与印尼中爪哇省结好以来,联系交往更加密切,深化经贸合作具有广阔前景。

  今年,华大传统的“年夜饭”活动仍由集中圆桌就餐改为领取套餐形式。21日17时许,在华大泉州、厦门校区,来自泰国、缅甸、土库曼斯坦、贝宁、马来西亚等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近400名留校同学陆续前往学校各餐厅,领取自己心仪的年夜饭套餐。

吴奕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