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热捧强劲订单和业绩指引 甲骨文(ORCL.US)大涨8%

来源: 金羊网
2024-06-12 22:35:51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尔街忽视了甲骨文(ORCL.US)第四财季不及预期的业绩,而看好甲骨文强劲的预订量和下一财年的业绩指引,该股股价上涨超8%。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基思·魏斯(Keith Weiss)在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写道:“甲骨文签署了30家[甲骨文云基础设施]客户,推动了125亿美元的人工智能预订额,这一利好因素盖过了第四季度营收和每股收益不及预期的不利因素,以及SaaS应用明显减速。此外,鼓励硬件厂商参与人工智能建设的环境或将加强甲骨文的积极势头。”Weiss维持对甲骨文的“持股观望”评级,但将目标股价从115美元上调至125美元。

人工智能大发展

甲骨文本季度新增180亿美元的剩余履约义务(包括30笔超过125亿美元的交易),总额达到980亿美元, 其中包括与OpenAI、微软(MSFT.US)和谷歌(GOOGL.US)的交易。

Weiss写道:“虽然甲骨文将这种关系描述为支持‘ChatGPT的培训’,但我们与微软的对话表明,OCI硬件仅用于支持ChatGPT的推理,并将在甲骨文的硬件之上运行Azure软件。”

“尽管如此,在投资者关注参与GenAI基础设施建设的厂商时,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预订以及OpenAI这类大客户的加入,或许会让甲骨文更坚定地出现在雷达屏幕上。”

Evercore ISI分析师柯克·马特恩(Kirk Materne)同意Weiss的观点,认为甲骨文在公有云市场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他列举了剩余履约义务的增长、甲骨文云基础架构收入44%的增长,以及云计算应在2025财年推动约10%的整体收入增长等事实。

Materne写道:“OpenAI宣布将使用OCI只会增添甲骨文作为人工智能平台的可信度,而与谷歌的新关系也扩大了公司数据库的分布范围(似乎下一个可能是AWS)。”Materne重申对甲骨文的“跑赢大盘”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45美元上调至160美元。

财务业绩和指导

截至5月31日,甲骨文第四财季营收达到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3%,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4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63美元,接近分析师预期的1.65美元。

云收入(包括基础设施和应用)为53亿美元,低于预期的54.5亿美元。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增长42%,达到20亿美元,应用收入同比增长10%,达到33亿美元。

甲骨文还表示,融合云ERP收入增长14%,达到8亿美元。在此期间,剩余履约义务总额飙升44%,达到980亿美元。

展望2025财年,甲骨文称预计全年收入将实现两位数增长,每个季度的增速都将有所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OCI能力的提高。

甲骨文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云基础设施服务收入将同比增长50%,而资本支出可能是2024财年的两倍。

甲骨文首席执行官萨弗拉·卡茨(SafraCatz)表示,甲骨文将“坚定不移地”实现2026财年的收入、盈利增长和运营利润率目标,但考虑到预订量的强劲势头,这些目标可能“过于保守”。

对于下一季度,甲骨文预计按固定汇率计算的收入将同比增长6%至7%,其中云计算销售额将增长21%至23%。除去一次性项目,每股收益应在每股1.31美元到1.35美元之间。

  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采取冷静务实态度,战火越是延宕,越不能放弃争取和平的努力。中方希望与各方一道,继续致力于和平努力,争取早日实现和平。

  “未来随着邮轮制造技术和产能的成熟,或许能撬动国内邮轮产业链的发展。”在陈斌毅看来,邮轮作为功能最复杂、建造体量最大的船型,技术和供应链的自主化,也将带动制造业在动力推进系统、机电设备、智能控制、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品控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进步。

  据中国网,2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大流行这个概念是反映一个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一个疾病疫情的流行强度可以分成四个类别,一类是散发,也就是说这个疾病、这个疫情在人群当中处于散发的状态,也就是常态化的状态健康。第二个是暴发,在局部的地区或者是单位,或者在某些特定的人群,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病例,我们叫暴发。还有一个强度指标是流行,也就是这个疫情的播散范围很广泛,实现了跨市、跨省的播散。最强的强度是大流行,出现了跨国、跨洲的传播。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这种疫情态势的是大流行。同时,2021年1月底宣布这种疾病的疫情已经构成了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迄今仍然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大流行的状态还存在,疾病的危害也是依然存在着。但是我们国家可以说整个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我们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胜利,也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成功走出大流行,我们创造了一个典范。

  王毅强调,中国是负责任国家,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我们不接受任何无端的臆测和炒作。面对意外情况,双方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及时沟通,避免误判,管控分歧。

  2022年春季起,神户王子动物园考虑到“旦旦”的身体状况,停止了公开展示。加古裕二郎在采访过程中反复提到,不希望给熊猫增加精神压力。他还介绍,在炎热天气下,为了防止室外环境过于干燥,安装了干雾、水蒸气喷雾等设施。园方与中方专家一直保持密切沟通。

  言语间,砂帆子对大熊猫的一切描述都是拟人化的,去动物园并非“参观”,而是与大熊猫“相见”,一种跨越人类和动物界限的互动。“时时刻刻想知道香香在做什么,于是忍不住地不停去上野动物园。”她对澎湃新闻说道。

叶怡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