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分布范围已探明 提取文物928件套

来源: 九派新闻
2024-06-14 08:05:35

  国家文物局今天(13日)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新成果。

  国家文物局介绍,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

  据了解,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发现于2022年10月,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遗址水深约1500米,两艘沉船其年代分别属于明朝正德、弘治年间。

  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其中,核心区长约37米、宽约11米,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3米,由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瓷器、铜器、竹木器等构成。一号沉船遗物数量超10万件。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其中,核心区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遗物以原木为主。

  本次调查期间,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部分瓷器带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底款。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本次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长基线定位系统提高了定位导航 和位置标注的精度;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使用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尤其是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为我国深海考古调查探索一套路径和模

  民生视角,中国式现代化可观可感可触。

  布迪用中文“恭喜发财”向各参建单位中方员工致以新春祝福,对“量身定制”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给予高度评价,对雅万高铁建设取得的阶段性进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今年是雅万高铁建设的关键之年,希望中印尼各参建单位继续努力,紧密配合,攻坚克难,推动雅万高铁如期建成通车。同时,希望中印尼主流媒体进一步加大雅万高铁建设新闻报道力度,充分展示雅万高铁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大力宣传雅万高铁建成投产的重大意义,生动讲述中印尼两国传统友谊和民心相通故事,为雅万高铁如期开通运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激荡过陆游的“山水”,

  《指导意见》指出,要聚焦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以满足搬迁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着力扶持壮大县域特色产业,着力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着力提升安置区配套设施,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健全社区治理体系,解决好搬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实现人口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产业特色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转变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推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对内蒙古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适应大规模的新能源开发,内蒙古持续推进绿能替代进程,力争到2025年让清洁能源满足80%以上的新增用能需求。

  杨浦区方面介绍,杨浦滨江创智中心项目开工是新一轮杨浦滨江三年行动计划的“发令枪”,也是2023年上海杨浦区安排的100项重大工程之一。杨浦滨江创智中心将成为杨浦滨江综合开发建设的主节点,未来融合会议中心、艺术中心、展览中心、公园中心等公共服务,打造面向公众、集办公、科技、展陈、文化、绿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林子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