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持续领跑 《热辣滚烫》“赢”的背后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26 19:59:28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自“鸣枪”第二天开始领先,之后是持续领跑,在这个不乏好作品的春节档,贾玲导演并主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热辣滚烫》有望再度成为“赢”到最后的冠军。

  因为贾玲在拍摄过程中的大幅减重,自定档以来,《热辣滚烫》一直保持极高的讨论度,甚至到大幕开启,很多人的好奇点仍在“瘦下来的贾玲”这一“奇观”上。于是,与当年横空出世的《你好,李焕英》相似,贾玲本人,再次成为其作品绕不开的“副本”。

  如果说《你好,李焕英》还只是以创作者与母亲的真实情感为基础和内核,那么《热辣滚烫》则更进一步:贾玲甚至已成为女主人公在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主角”。

  这也是《热辣滚烫》更显“特殊”之处。截至15日12时47分,该片票房已突破21亿元(人民币),以明显优势领跑春节档。同样居高不下的是该片引发的讨论。若说影片中的杜乐莹因触底反弹足够“燃”和感人,但其实,观众在观影前已从现实中的贾玲身上完成一部分情绪积累,直至片尾被推向燃爆,不少观众直言,“整部电影,看花絮彩蛋部分眼泪最凶猛”。

  而这亦是引发最多争议的一点,不少人认为该片以“减重100斤”为噱头反复炒作,可其作为电影本身,完成度上难称圆熟出色,上映后的高票房更像是一次营销策划的胜利。但如同杜乐莹一般,尽管没能在拳台战胜职业对手,她仍然“赢了”,《热辣滚烫》也“赢了”,抛开“减重噱头”,更有她从《你好,李焕英》就开始展现出的女性创作者独有的感性和细腻。

  影片前段,杜 乐莹在自以为的“爱情”中小心翼翼的雀跃与卑微,对生活彻底绝望后爆发式的痛哭,收获自己的“赢”之后依旧轻声细语、唯唯诺诺但又清晰坚决的一句“我不爱吃牛蛙”……贾玲与杜乐莹的“重叠”绝不止于疯狂的训练减重,更是对角色内心的理解已到难分“你”“我”的程度,正是这种完全的“进入”,令片中的爱与痛皆被演绎得切肤的真实。

  身为女性创作者,贾玲无需特别设计就能在细节处展现可贵的善意与温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热辣滚烫》拍猥亵对准猥亵者的脸”,在这条社交平台的热搜词条下,有观众评论,“充分展现加害者的丑恶嘴脸,这很少见,而这种戏就应该揭露施暴者的丑恶猖狂,而不是撕开受害者的伤和屈辱。”

<strong>注 意 事 项</strong>

<strong>  六个花展将在春节期间开放</strong>

  片单发布活动分“中国脉搏”“大道致远”“文明回响”“共同家园”四大板块,向海内外观众重点推介19档华语精品节目。

  在一封13日署名、发给欧盟各国的信函中,欧盟委员会另一名执行副主席玛格丽特·韦斯塔格警告,在提供政府补贴方面,各成员国并不具备“同等财政余力”。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8/47/7972275400899771899.jpg" alt="" />

  拄着拐杖,也能在球门前凌空翱翔;双目失明,也能在球场上闻声奔跑。这样的足球,谁能不爱呢?

张淑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