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首台民航移动智能维修站正式交付启用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6 14:33:09

  中新网上海6月25日电 (记者 李佳佳)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首批移动智能维修站近日在上海正式交付启用,标志中国国内首台民航移动智能维修站(以下简称“南航智能维修站”)诞生,南航发展民航维修新质生产力取得新进展。

  航空智能装备是新质生产力与维修产业化发展紧密融合的代表之一,不仅能反映机务维修工作的综合保障水平,也能体现一个航空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

  南航智能维修站项目历时240天,经过调研、设计、装配、试验、改进等环节,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公告,并获批国家专利,最终顺利验收,首批交付17台智能维修站。南航集团副总经理吴榕新强调,南航智能维修站是发展民航维修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探索,是推进维修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更是关心关爱一线工作者的暖心工程。

  作为中国民航首创的一体式智能维修装备,南航智能维修站具备三大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RFID技术应用,使用南航自主开发的TAOIX管理系统,对民航飞机维修工具、航材、工卡进行标准智能化管理,实现工具信息互联互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一线工作者需求,极大改善工作环境,既可满足任意位置的专项维修工作开展,也可以在机坪流动使用,为日常航线工作提供工具设备的实时保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新能源动力车为驱动,以一体车型为载体,根据工作者使用场景,将整个空间分为智能工具区、航材设备区、耗材区、办公区四个区域,合理化整合设备空间。

  当前,南航机队规模超900架,日均保 障航班超2000班次,维修站点遍布全国。南航智能维修站的投入使用,很好地解决了标准化的问题,为未来推动生产、施工、管理标准化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南航智能维修站项目将根据使用需求、新兴技术应用等因素,持续升级改造,融入更多智能元素和技术创新,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全面的维修保障。(完

  但令人担忧的是,虽然沈阳常住人口近年来每年都有所增长,但其增幅却在下降。据沈阳统计局数据,2017年到2020年,沈阳每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10.1万人、13.8万人、9.9万人和12.6万人,而到了2021年增量大幅下滑至4.5万人,2022年再度下降至2.9万人。

  李宇嘉认为,过去,包括深圳在内的不少热点城市,保障房体系更多偏向人才,进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这虽然无可厚非,但优先保障人才的住房需求,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可能无法解决不少新市民和年轻人的住房困难,此次深圳保障房制度的改革,主要特征就是将保障房范围扩大。

  公开资料显示,李辉跃1966年2月出生,福建石狮人,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早年曾任晋江市副市长、泉州市团市委书记、德化县县长、厦门市集美区委书记等职。

  华为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则表示:“技术的每一次跨越,不仅需要日积月累,更需要秉承开放精神推动认知的跃升。MetaERP的建设,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投入。只有开放才能创新,只有合作才能繁荣。”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谢琳灿认为,上述政策着力引导外资企业参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外资制造优势,推动中国经济更加深度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面对人才房的“遇冷”,深圳为了增加符合条件的购房者,甚至修改了准入门槛:深圳人才房的单身购买的年龄限制从35周岁下调至30周岁。此外,申请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不再受深圳市户籍限制。

刘育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