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2 20:38:23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刘红 孙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12日对外表示,“中华水塔”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 在较高水平上的改善。

  2023年,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PM2.5平均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为100%、99.5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9.9%。生态环境总体安全,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安全事故。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5项典型案例整改和1192件信访举报件办理已取得明显进展。从严从实抓好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黄河警示片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警示片11项问题整改完成9项。省级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2%。两轮黄河“体检”整改完成率分别为89%、67%。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青海省制定实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协同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并制定实施巩固提升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成功申报湟水流域山水工程项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完)

  “走和平发展道路”从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9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9日举行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在会上介绍,我国的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以来,从全国各个口岸入境人员当中监测到了39种进化分支,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以BA.5.2和BF.7及其亚分支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监测到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显增加的新型变异株流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烟台2月9日电 (记者 王娇妮)9日上午,烟台桃村中心医院大厅内排起长队,听说有省里大医院的专家来看诊,附近乡镇等地的民众早早就来挂号。

  “今天的情况太危险了,您平时做饭时一定要注意燃气安全。”张琳琳耐心叮嘱余奶奶,并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您有任何困难和事情都可以和我联系。”

  公开资料显示,余泠生于1962年12月,贵州赤水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余泠长期在贵州工作,曾任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等职。

  今年春节,北京海淀区青龙桥街道不少居民的年货都是在车客家园数字化菜市场里选购的。期间,“马大姐”把直播间搬到新发地批发市场和京深海鲜市场,大大降低了交易中所产生的运费。与此同时,卖方拓宽了销售渠道,生意越来越好做了。

陈贞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