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逝世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5 03:42:21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电 中国工程院网站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于6月11日逝世。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资料,王永志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1 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王永志1961年回国后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多年来王永志在中国战略火箭、运载火箭等的研制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作出重大贡献。

  王永志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一生干了3件事,3件事干了一生——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30年从事导弹与火箭研制,20余年从事载人航天,他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国防科研和载人航天事业中,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举办2023年“温暖迎春”海外过大年活动。在越留学生和使馆外交官代表献上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寄托对祖国繁荣强盛和中越世代友好的美好祝愿。大使熊波同在场中国留学生亲切交谈,勉励他们争做中越民间友好使者,为两国关系发展添砖加瓦。

据了解,今年通过谈判

  “检查小锤、道尺、支距尺、卷尺、小钢尺、1米钢直尺、轨检仪、钢轨廓形仪、综合检测车......高铁的检查设备种类很多,使用方法也不同,不下点功夫还真不会用!”钟振国介绍道。

同样通过谈判纳入目录

  当日舞台上既有排练厅的场景,也有家的布置,以简洁的舞台来传递一种温暖的感动。同时演员们以朗读的形式深情对话,既回顾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也表达后辈们与他的时空对话和心灵交汇。

  据介绍,M15墓葬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道呈长方形,底部南高北低,墓室平面八角形,仿木结构砖室墓,有5个耳室。墓室底部为砖砌“凹”字形棺床,转角砖砌立柱,之上砖雕斗拱、椽、瓦等仿木建筑构件。侧壁及墓顶均绘制有壁画及彩画。西南壁和东南壁分别绘制杂剧图、挑灯图等壁画,侧壁墨书奇门遁甲中的九宫八卦、九星、警句短语等内容以及“无忧堂”“兴祭堂”“宗祖堂”等堂号,拱眼壁彩绘折枝花卉,穹隆顶东西各彩绘三足金乌和兔子捣药以象征日、月,其余部位满布彩云及星辰等彩画。东南壁和西南壁均有墨书题记,显示墓葬年代为元代大德十年(即公元1306年)。该墓还出土玉壶春瓷瓶、瓷钵、瓷香炉、铜钱、木勺、泥碗等随葬品30余件。另外还有棉麻衣帽、鞋及竹席等有机质文物残留,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元代服饰器用和丧葬礼仪的认知。

曾俊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