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人士:行业已迎来最好发展机遇

来源: 快科技
2024-06-20 06:29:15

  中新网长春6月19日电 (高龙安)北京中科宇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浩亮19日在吉林长春表示,中国商业航天已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已由基础制造、产品研发的商业航天1.0时代,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2.0时代加速布局。

  当天,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遥感·通信创新大会开幕。

  据了解,商业航天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按照市场规律,以航天产品开发、系统运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航天活动。

  杨浩亮谈到,航天行业正经历新变化,航天科技已从技术专属向引领社会科技发展转变,与其他跨领域学科融合发展,航天技术与产品将逐步实现技术专利市场化、产品货架式市场化,运载火箭则向低成本进入空间技术发展,满足市场各类需求。

  杨浩亮表示,目前,太空经济快速发展,商业航天经济前景非常乐观。国际上有报告认为,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超过万亿美元。

  杨浩亮表示,在商业航天2.0时代,基础性航天业务阶段性目标发生嬗变,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也在发生变革。以商业火箭为例,从产品角度形成可靠、经济、稳定的发射服务,运载能力达到吨级以上;从技术角度形成自主性较强的技术路线和研发能力;从创新角度形成批量化的生产能力,强化服务意识。同时,搭建和培养商业化的供应链,减少对体制内企业的依赖,通过航天科技转化、二次开发、应用、大众消费,作为商业航天整体发展的新突破与归宿。

  据了解,中国已初步形成了面向商业航天的火箭总装总测、卫星研产、卫星数据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除了北京、上海、西安等传统的航天聚集地,河北、山东等地的商业航天配套企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6月6日,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该发射工位可满足多家火箭公司的十余个型号火箭发射需求。

  杨浩亮表示,商业航天2.0不是航天产业的简单商业化,而是作为航天产业社会化大发展 的一种基本形态,建构太空文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完)

  大熊猫国家公园园区内的不少村子积极探索新型建材、森林康养度假、绿色有机农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也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向可文认为,新路径有效化解了人与动物争环境、保护与发展争空间的客观冲突,为同类地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了经验。

  多地商务部门既往数据显示,消费券发放活动拉动消费效果明显。去年6月至12月,湖北省先后投入12.59亿元财政资金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金额50.46亿元。据天津市商务局测算,天津市本轮投放的1.15亿元消费券,叠加企业、平台打折让利和补贴,预计拉动消费33亿元以上。

  防疫期间,人们逐渐适应了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等数字化工作方式和无人零售、机器人快递配送等服务。数字手段正在重塑传统的生活场景,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试验田”。

  据了解,宾金直流工程穿越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五省,将西南地区清洁水电送往华东,工程浙江段途经金华、衢州等山区。受特殊气候、地理条件影响,架空线路冬春季容易覆冰,对电网安全威胁较大。

  陈小三说,春秋晚期,侯马铸铜遗址兴起,青铜器纹饰更加细密和富有层次,形成显著的晋国青铜器风格,成为黄河流域青铜器代表。“侯马铸铜遗址出土大批青铜器陶范”表明,彼时,晋系青铜器已高度商业化。

  总之,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上海将更好地破解“两难、三难、多难”问题,努力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动态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取得最优突破。通过一系列努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在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

刘长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