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多元化融合探索 《天降大任》研讨会举行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22 05:13:18

  中新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 高凯)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联合主办的电影《天降大任》专家观摩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该片由宇宙之铁(笔名)执导,苏尚卿、李璐、叶知秋等多名实力派配音演员参与配音,讲述了“天选之子”空和搭档蒲牢以及人类女孩努瓦联手对抗外来侵略者“锐铂人”的故事。

  《当代电影》社长皇甫宜川在研讨会上指出,当代动画电影一大变化和优势就是多样技术与美学的融合推动。《天降大任》采用了“难兄难弟”的叙事方式,用空和蒲牢的冒险之旅,讲述普通人的自我价值的发现;角色设计有新意,空、蒲牢、努瓦的设计分别包含了希望、传承与创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视觉上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在文化意义上展示了对小人物的尊重和温暖的亲和力,夯实了与观众达成共情的重要基础。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孙立透露自己特别喜欢电影中关于学校的设定,觉得此场景是一个沟通凡人和英雄之间的桥梁,探讨了对时间、空间、宇宙的认知,希望后续作品里能挖掘这一场景的更多可能。同时,她也充分肯定了影片的制作水准,比如空的毛发、蒲牢的胡须都是动画制作中巨大的挑战,但本片相关细节展现得十分灵动。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指出,影片实现了新表达、做到了新创意、完成了新呈现,在人物设计上进行了后现代主义解构,颠覆了大众对类似角色的理解,台词结合了成年化和儿童化话语体系,在美学风格上完成了东方玄幻和西方金属风格的融合呈现。

  对此,聚影汇创始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朱玉卿表示赞同,他认为,影片用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语言告诉观众,每一位凡人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使命。这在当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指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与运用,人们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也对建立在经典美学和后现代大众美学基础之上的传统电影评价体系提出挑战。他认为《天降大任》是一部破 次元壁的电影,将东方神话、蒸汽赛博和废土工业风三种不同风格的美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全新价值理念的重塑和多元主题和内容的解构重构,嫁接了与年轻一代对话的桥梁。

  北京评协视听委员会副主任高小立表示,影片很多情节都对应了当下的现实生活,带给观众诸多启发。在故事上,将古代神话和现代科幻、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角色形象丰富多彩;在情节上,做好了未来和当下的结合,金箍和弹弓等常见的生活道具以一种颠覆性、演变性的全新形象和功能出现,展现了电影在高科技方面的新尝试;在主题上探讨了时间和空间的哲学命题。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总结发言中称,电影《天降大任》讲述了“自我发现和自我赋能”的别样成长故事,是一种现代性价值观的表达。影片节奏快、悬念强,代入感强,想象力足,同时蕴含了复杂的哲学意味,做到了不同思想间的互相融合,达到了“开放对话,互容互动”的共同美学平衡,形成了有效的情感共鸣。

  据悉,电影《天降大任》即将于2024年1月6日在全国影院上映,目前预售已全面开启。(完)

  原新表示,我国人口负增长已至,但负增长早期人口规模依然巨大。2022年总人口减少85万,开启了人口负增长时代。但是,人口负增长早期阶段的人口温和减少是人口发展的规律性表现。

  据路透社14日报道,了解相关计划的人士透露,克莱弗利正在讨论7月底访华的事宜,但强调还没有任何消息被证实。当被问及克莱弗利是否会接受访问中国的邀请时,英国首相府的发言人14日表示,无法对此进行猜测,但“总的来说,我们的对华立场与我们最亲密的盟友美国是一致的”。1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布林肯将于18日至19日访问中国。但中方一直没有证实过向克莱弗利发出访问邀请。

  天更暗了,小雨冲破低矮的云层淅淅沥沥落了下来,不一会儿就浸湿了灰黄的麦穗头——那是霉变留下的痕迹。往年这个时节,麦田应该换上“治愈”的金黄色,而自今年5月25日起,河南多地出现连续的降雨天气,打乱了丰收的节奏。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周志伟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洪都拉斯总统在洪中建交仅两个多月就展开访华行程,这是中洪乃至中国与拉美关系的重要风向标,体现出拉美国家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意愿,也是当前拉美国家把中国视为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的体现。

  1986年,三星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发掘开始了。3个发掘区,53个探方,16个地层,1275平方米的勘探,让古蜀王国的发展轮廓呼之欲出。以发掘主持者林向、陈德安、陈显丹为代表的考古学家们认为,三星堆遗址可以为四川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周五千年文明史的考古研究建立一个年代学体系,并成为古蜀文化断代分期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早在1、2号坑发现时,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就发出过一个冷静的提醒——要从“坑”里跳出来。事实上,器物坑与三星堆遗址之间并不能直接划上等号。从时间上讲,器物坑只代表了三星堆文化并且只是后期——存在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至前1000年左右的遗址整体,总共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文化遗存;从空间上讲,它们在3.5平方公里的城址内也只占据西南一隅。

杨升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