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护孤岛灯塔长明 浙江“守塔人”站好最后一班岗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2 22:50:05

  中新网宁波4月24日电(林波 陈驰)“今天是我在岗的最后一天,我要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是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下三星灯塔主任徐建国于4月23日在工作群里发的消息。

  过完这一天,他便退休了,结束42年的守塔生涯。

  当日一早,天蒙蒙亮,徐建国像往常一样,穿好制服,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

  下三星岛隶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四面环海,没有居民,岛屿面积只有0.07平方公里。

  岛上有一座建于1912年的下三星灯塔,是太平洋西岸的第二大灯塔,所有经过附近水域的船舶都要靠它照明指路。

  1982年,19岁的徐建国登上了这座岛。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他每天开灯、值班、关灯、维修……周而复始地完成同样的工作。

  墙上那一叠厚厚的值班日志,换了一本又一本。

  灯塔看护工作繁琐而枯燥,灯塔工的生活艰苦而孤单。

  多年来,徐建国精心养护着灯塔,始终保持灯塔的发光正常率、维护正常率、修复率都达到100%的纪录。

  许多人不愿意干这份工作或者是很难坚持下来,而徐建国一干就是42年。

  40余年弹指一挥间,曾经的他已经两鬓微白,当年的“小徐”已经变成了现在职工们人人尊敬的“老徐”。

  当日,徐建国在灯塔下庄严地升起国旗,爬上 20多米高的灯塔认真擦拭着灯器、检查电路等。

  “养护灯塔要比爱护自己的眼睛还要用心,只有保养灯塔的功夫做到家,灯光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在值班室里,他如是嘱咐其他守塔员。

  “别了,我的塔。”徐建国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最后的一句话。这里是他梦开始的地方,小小的下三星灯塔见证了他的青春与汗水。当日工作结束后,徐建国整理好着装,来到下三星灯塔下合影留念。

  徐建国说:“灯塔就是我的‘家人’,即使退休了,我也会常‘回家’看看。希望新的一代,能把‘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灯塔精神传承下去。”

  诚然,在浩瀚的大海上,灯塔巍然矗立,它不仅是指引航船回家的明灯,更是精神的灯塔。(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昆明1月9日电 (付冬琴)记者9日从昆明海关获悉,中老铁路通车运营13个月以来,昆明海关监管验放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达223.17万吨,进出口货值达145.66亿元(人民币,下同)。

  今年48岁的刘铭,1994年警校毕业后在寿县担任一名普通户籍警,近30年基层从警生涯中,通过多岗位磨炼,刘铭摸索出一套情法交融守护农村平安的工作方法。

  夜市上,王红瑞从泥堆里捧出土,放在手掌揉成团,再捏成小鸟形状,拿起木棒戳好进气孔、出气孔,最后用细棒精心雕刻,晾干之后,一只泥哨子的塑坯就制作完成。

  中土开展天然气合作,联合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共建了新时代的“能源丝绸之路”——中国—中亚天然气运输管道,被誉为“古丝绸之路在当代条件下的复原形式”。该管道建设兼顾了生产国、过境国、消费国等能源合作参与者的利益,为国际能源合作树立了典范。天然气合作已成为中土关系的基石,自2009年12月14日土库曼斯坦对中国实现供气以来,已累计对华供气逾3500亿立方米。2022年前11个月,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了总价值92.8亿美元的天然气。

  泽曼表示,我完全同意习近平主席对捷中关系的评价。我十分珍惜同习近平主席的友谊,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强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恢复人员往来,使捷中关系之树枝繁叶茂,呈现勃勃生机。捷方愿为推动欧中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strong>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strong>

连克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