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在边境地区十年新建公路近4000公里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12 22:55:08

  中新网锡林郭勒6月12日电 (奥蓝 刘博)12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了解到,2014—2024年,锡林郭勒盟边境地区新建农村牧区公路3829.94公里。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103千米,拥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国际性常年开放的陆路口岸。近年来,在强边固防、兴边富民政策的推动下,锡林郭勒盟不断改善边远地区群众出行条件,逐年推进边境牧区公路建设。

  据统计,2014年至2024年,锡林郭勒盟边境地区新建农村牧区公路3829.94公里,较十年前增长率达72.07%。其中,新建抵边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规模达255.76公里,

  “我们修了36公里的抵边公路,可以直接通连到去年年底完工的国道331上。这对我们抵边嘎查的138户牧民出行都带来了便利。”额仁淖尔苏木党委书记温都苏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地边境地区生活的农 牧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变化。

  “越南不仅是RCEP成员国,也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国,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贸区体系发展本国经济。”印尼经济学家法贾谈起越南时,总是带着一点羡慕的口吻。按照印尼媒体的报道,RCEP预计今年12月在印尼生效,这将让印尼今后经济发展的潜力更大。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当天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并在金色大厅举行宴会。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朔尔茨举行会谈。朔尔茨的整个访华行程紧凑高效,宾主交流氛围友好、坦诚、务实。这次访问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意义重大。

  “我想强调三点。”赵立坚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第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倡导开放包容,践行合作共赢,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第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也是亚太地区国家共同愿望。制定所谓“印太战略”是加方自己的事,但不管加方提出什么样的地区战略,宗旨都应该是互利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抱守冷战零和思维、挑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的做法不得人心,也不会得逞。第三,国与国关系只能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之上,中加关系也不例外。台湾、新疆、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他国指手画脚。

  未来三天(11月9日至11日),南方将持续稳定升温,最高气温30℃或以上范围扩大,多地将挑战当地同期最暖纪录。不过,一股冷空气已经“发货”,今天主要影响西北地区,明起东移南下,陆续给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明显降温和较大范围雨雪天气,江南等地气温变化大,需注意防范。

  目前,东盟国家中只有菲律宾未能如期核准RCEP。正是因为与中国及东盟的经贸关系极为重要,菲律宾政府一直呼吁国会批准RCEP。有菲媒预测,在RCEP生效实施背景下,到2030年,菲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速将因此增加0.9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将减少5%。

  村民杨小卫一共种了20亩玉米,之前家里收玉米都是租机器,一亩地收费120元,加入托管合作社后,服务费用降下来了,一亩地只需交84元,与去年相比,仅农机成本就直接节约了720元。

王嘉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