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安环境拟2.15亿元收购上海大创62.95%股权 拓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来源: 潇湘名医
2024-06-30 22:44:29

从交易标的看,上海大创成立于2015年12月1日,法定代表人为贾维新,注册资本为2441.59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的销售。

公告还披露,上海大创主要从事汽车OBD智能电控产品、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等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BD智能电控产品、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连接件和阀类产品等,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并在天津和南通设有生产基地。

财务数据方面,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上海大创资产总额为15859万元,净资产为5945万元。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9154.3万元和2096.4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252.64万元和-608.42万元。

对此,盾安环境表示,上海大创的产品需求由下游客户的汽车销量决定,并受客户的生产计划影响,业务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下游汽车消费市场通常自每年9、10月进入旺季并持续到次年春节前后,叠加元旦、春节假期的影响,汽车整车厂商的生产计划在每年第四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上游零部件需求较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旺季也相应集中在每年的第四季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设有业绩承诺。业绩承诺期为2024—2026年,业绩承诺期内上海大创的营业收入累计应不低于9.1亿元,且净利润累计应不低于7100万元。

谈及本次交易,盾安环境可谓十分看好,其表示,本次交易是上市公司拓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布局、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积极举措,能够快速补齐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水路阀件产品线、提升公司产品的单车价值量,加强系统集成角度对零部件研发的正向牵引并为拓展其他产品创造条件,并能够帮助公司拓展节能车零部件赛道。

与此同时,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吸纳上海大创现有核心团队并持续引进优秀人才,强化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的人才队伍。

盾安环境主要业务包 括制冷配件、制冷空调设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从经营业绩看,2023年,盾安环境实现营业收入113.82亿元,同比增长11.50%,归母净利润为7.38亿元,同比下滑11.5%,扣非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78.08%。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6亿元,同比增长7.31%,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28.88%,扣非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3.94%。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渗透率不断提升,带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大幅增长,盾安环境加快对新能源热管理业务的布局,这也是其筹划收购上海大创的一大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盾安环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拓展步伐也备受投资者关注。公司在近期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表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营收同比增长67%,但离公司设定的目标仍有差距。由于一季度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疲软,使得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一季度的营收情况比预期略差。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品类逐渐丰富,各品类产品市场拓展迅速,收入持续增长,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

谈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板块的目标,盾安环境表示,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牢牢把握行业与技术发展趋势,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关键零部件解决方案,成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关键零部件首选品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原标题:盾安环境拟2.15亿元收购上海大创62.95%股权 拓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7日电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strong>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济南1月17日电 (吕妍 李明芮)正在济南召开的2023年山东“两会”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成为高频词,与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该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让新旧动能转换跑好“接力赛”,实现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strong>健康守护人 关爱送上门</strong>

  广州市普特礼品商行主营玩具精品、音乐音箱等一系列时尚独特的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国家,是在2020年万菱广场刚开始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模式的“试水”企业之一。

  <strong>他表示,电动车行业的盈亏平衡线大约在年交付量30万辆,即年交付量超出30万辆,企业才会开始盈利。</strong>他以特斯拉为例,该车企于2019年交付汽车36.8万,次年首次实现净利润7.2亿美元,此后至今保持盈利,是目前为数不多盈利的电动车企。“反观中国‘造车新势力’,距离盈亏平衡线还有很远的距离,不具备打价格战的条件。”

  五年来,预算联网监督持续深入推进,通过开展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工作,为增强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政府债务审查监督针对性、深入性和有效性,发挥了重要、广泛和深远的作用。

陈俊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