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旅游持续升温 “国潮”澎湃中彰显文化自信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3 16:20:36

  出行热情浓,走亲访友、外出游玩需求叠加,车流人流迎来高峰。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6月8日至10日(端午节假期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3761.6万人次,日均21253.9万人次。

  端午节期间,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新中式”消费热点。湖北宜昌推出“国潮端午”盛宴,在端午游园会上,开展汉服巡游、龙舟体验、夜游等活动;福建采茶文化、云南非遗扎染、苏州传统戏曲等民俗体验项目热度持续升高……“国潮风”在传统佳节中大放异彩。

  粽子,是端午节毋庸置疑的“C位”。节日当天,山东省日照市东夷小镇把包粽子作为游客沉浸式逛街区的重要一环。散发清香的槲树叶、香甜的糯米、饱满的红枣、绵长的丝线……在游客的巧手中,树叶裹住米,丝线打成结,一个三角粽便包好了。

  “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的大街小巷,蘸着酸奶吃粽子受到游客的喜爱。精致的搪瓷盘上盛着刚出锅的粽子,再浇上一勺酸奶,二者在口齿间发生“甜蜜反应”。顺应游客喜好,当地还推出了树莓、无花果等口味的粽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旅游推广与对外交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疆各地围绕端午节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国潮端午”活动,传承和发掘传统文化,并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满足游客多元化文旅消费需求。

  此外,戴五彩绳、挂艾草等“时令节目”也给端午节带来更多仪式感,这些富有节日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市场走俏。记者了解到,今年,在市场上还兴起了艾草花束,不少花店商家用艾草搭配菖蒲叶,再加上香囊、玩偶等装饰,让艾草摇身一变新花束,也受到年轻人的喜欢。

  从汉服到“新中式”服装,从文博到古镇,带有中国风元素的旅游产品和目的地屡屡“出圈”,年轻人对“国潮”的认可,正逐步成为引领社会审美的“风向标”。《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为20517.4亿元,同比增长9.44%。

  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钰在接受媒体 采访时表示,“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其流行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

  为了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多地拿出补贴,“花钱留人”。其中,浙江杭州近日发布《关于“抢先机、拼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实施意见》,出台30条措施。其中,向春节留杭的省外员工发放600元消费券,对2023年春节期间坚持生产的杭州规上企业,符合条件的,杭州将按坚守岗位的外省籍参保员工每人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补助。

  中指监测数据显示,在多重利好带动下,部分城市售楼处到访量增加,但不同城市分化行情仍在加剧,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温州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增长,市场活跃度回升。

  黄可说随后在朋友圈发文,称文字内容都是个人理解和猜测,截图属于断章取义。1月1日晚,他又在微博上发帖,承认自己就是截图中发布内容的人,“我就想着发条微博,这样大家的矛头好歹有了集中点,而且这件事的主要责任不在我,而是那些传播者。”

  通过加强信息交互,金融服务新市民的效率不断提升。安徽银保监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接入省工商企业数据库,运用信息科技及时获取信贷“空白户”信息、精准服务。重庆银保监局联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依托银证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金渝网”,开发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信易贷·渝惠融,平台已归集300万户企业信用信息,发布80款特色和区域贷款产品,为新市民创业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近年来,各地积极细化具体落地措施,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专属产品,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相关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精准性。

  <strong>第一年(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strong>,围绕“服务覆盖年”建设目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主体培育取得显著成效,依托现有资源建立的转介服务机制基本完善,全国统一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国家转介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全国转介信息平台)基本搭建完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和康复对象档案数据比较完善。全国50%以上的县(市、区、旗)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30%以上。

颜岳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