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城市食品安全 要把“食”事办实

来源: 南风窗
2024-06-18 21:31:18

  中经评论:保障城市食品安全 要把“ 食”事办实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对于百姓而言,吃进嘴里的东西,能够让他们放心购买和食用的前提一定是“货真价实、安全为先”。严格把关食品安全尤其是城市食品安全,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更是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完善我国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11月28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主场活动上,国务院食安办发布第三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名单,新命名36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有序推进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提倡“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组织建设一批营养健康餐厅、食堂、学校等试点示范。各地各部门则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自2014年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以来,各地以点带面助推食品安全治理工作落实落细,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如今,第三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名单公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信心进一步增强。可以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从细节看,食品安全涉及众多场所和环节,如食堂、餐馆、外摆摊铺等场所,以及食品销售、外卖运送、冷链运输等环节,而这些场所和环节很多都处于城市之中。放大视角看,我国拥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诸多世界级城市群,人口基数庞大,生产、生活要素高度集聚。严格把关食品安全尤其是城市食品安全,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切实保护,更是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完善我国现代化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提升城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要落实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推进“全链条”监管——强化风险监测和评估,全面掌握我国主要食品污染状况和趋势,把好污染源管理一道关;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建立食品安全风险清单、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把好食品安全生产一道关;针对城市生活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食品品类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防控,把好风险排查一道关。

  保障城市食品安全,也离不开各方共筑的“屏障”。食品生产单位要主动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经营商家应主动应用食品数字标签、外卖封签。社会各界则应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消费者对“吃进嘴里的东西”也不能有一点马虎,在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要主动维权。

  光阴流转,兔年春节进入倒计时,2023年春运也随之拉开了帷幕。据交通运输部初步分析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但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打造平安、便捷、温馨春运,让家乡与现代化交通互相交融,让思乡之情和暖心服务汇于心尖,让我们共同守护“流动的中国”。

  据悉,目前大湾区中老国际货运列车首发站点已增至5个,覆盖广州、深圳、江门3个湾区城市。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2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记者从中消协了解到,近期,中消协对市场销售的部分品牌充电数据线开展比较试验发现,46款样品中,近半数样品阻燃能力不佳,9款样品抗弯曲性能较差,13款样品端口受压变形。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原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原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华秋同志,因病于2022年11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常,是回归常态,久久为功。

  “这股寒潮属于全能型选手,不止降温剧烈,还会带来大范围大风、雨雪天气,中东部将现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雨雪,除西藏、云南外的全国大部都将加入寒潮群聊。”张娟表示。

张哲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