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8 09:47:42

  福建泉州,向海而兴;世遗传承,八方来音。泉州古称“刺桐”,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港口。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繁盛,各国商人往来不绝,买卖货物堆积如山,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的人在这里云集,泉州也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及世界著名的对外通商口岸。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先民奋楫远航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仍熠熠生辉。今天的泉州再续丝路情缘,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交流合作,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让丝路文化绽放光彩,就要立足传承,让丝路遗产活起来。近年来,从免费开放遗产展示馆,到传承南音、高甲戏等非遗技艺,再到启动古城整治提升工程,“世遗泉州”品牌更加闪亮。进一步挖掘保护、整理利用文化遗产,传承丝路文化,讲好丝路故事,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脉才能持续流淌、代代传承。

  海洋以自我更新而成其浩瀚,文化因守正创新而生生不息。千百年前,中国茶叶、瓷器、绸缎等从刺桐城出海走向世界;今天,拥有大批知名企业的泉州,推动国潮品牌出海,各类产品通过展销中心、品牌展会花开全球,让外国消费者看到中国制造的实力、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热播,手游《白夜极光》全球上线,以更加时尚的方式触达外国朋友与年轻受众。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再续丝路情缘,更应立足当下,做好形式创新、内容创新,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丝路文化生命力。

  在泉州,雕刻着印度风格猴行者的佛寺开元寺、保存着明代皇帝谕旨碑刻 的伊斯兰教寺庙清净寺与文庙、关帝庙比邻,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生动注脚。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当今时代,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固步自封、一叶障目没有出路。让泉州走向世界,让世界看见泉州,必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外国学者、记者来到泉州采访采风,越来越多泉州艺术家、企业家到各国交流访问。开展多层次、有深度的对话交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丝路文化将再次破茧成蝶、惊艳世界。

  其中,海河流域由国家防总调度的蓄滞洪区有6处,分别为小清河分洪区、东淀、文安洼、贾口洼、团泊洼、恩县洼,其余22处由所在省级或市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调度。

  8月1日下午1点,公羊救援队救援人员张泽从北京赶到涿州,第一批救援人员有18人。张泽看到,很多地方被水淹没,有水深1米5到两米的,更多地方已经达到三四米深,路也断了,一半水域,一半路,“所以救援难度非常大,然而到处都是需要救援的人,根本就转不过来。”

  以当归为例,张黎回忆,去年,当归的价格涨到200元/公斤时,市场上流通的当归数量并不少。随着资本涌入,炒药者收购市场上成熟的当归压货。第二年,当农户春季要种植新的当归幼苗时,炒药者直接从种植户手中高价收购当归幼苗。这样一来,市场上以往的旧当归被收购,又缺乏新的当归流通,价格就会被持续推高。

  张先生一直在联系救援队。“打了很多电话,接通电话的救援队只是了解了一下情况,没有说什么时候能来,我们也理解,受灾面积这么大,不可能马上就来救援,只能再等等。”

  城叔从水利部官网上看到,大清河东淀蓄滞洪区、滹沱河献县泛区、永定河泛区等蓄滞洪区启用的消息陆续发出,连河南辖内的卫河共渠西蓄滞洪区,也开始做好启用的人员转移准备。

  赵女士的丈夫是河北白洋淀郭里口救援队中的一员,她说,1日下午,丈夫和自己家厨师一起冒雨出发,由安新县政府部门一位领导带队,和近50位船员带着50艘船前往涿州救援。2日凌晨1点后,丈夫的电话和微信就一直没有联系到,直到早晨九点多,失联许久的丈夫用别人的电话给赵女士打电话,只简单说了一句“我手机欠费了,交一下电话费”,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杨豪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