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经济”助燃夏日热情 文化消费热潮涌动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9 03:31:03

  荧光棒挥舞成海,激情 跟唱响彻云霄,在这个热烈的盛夏,各地演唱会、音乐节热浪滚滚,全国演出市场持续火爆。观众纷纷赞叹“全场大合唱太燃了”“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刻”!

  如今,为心仪的演出“打卡”一座城,或者将看演出融入旅行计划,已成为年轻人的文旅新选择。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演出,点亮了大众的美好生活。蓬勃发展的“演艺经济”,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消费的新引擎。

  “我和朋友平时都喜欢旅游,也热爱音乐,特意趁着周末自驾看了一场草坪露营音乐节,感觉非常棒!”来自江苏的李先生,三天前刚刚享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之旅。

  大型演出的举办,为举办地的住宿、交通、餐饮和购物等行业带来了促进作用。近年来,众多二、三线城市,以及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县域也竞相崭露头角,大力发展“演艺经济”。除了观赏高质量的演出,游客们还能游览特色景点,品尝地道美食等。这种深度结合当地文化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打造差异化的城市形象,更能将短期的“流量”转化为长期的“留量”,带来持久的发展动力。

  在音乐类演出火热的同时,传统话剧、舞剧也备受瞩目。从《只此青绿》的诗意画境,到《红楼梦》的古典魅力,再到《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红色传承,一系列特色舞剧巡演持续火爆;《长恨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沉浸式演艺剧目古今交融,常演常新,塑造着深刻的文化印记。

  众多优质演艺项目,将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生动可感的舞台艺术,并为其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不仅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更进一步推动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双向融合。同时,沉浸式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迅速崛起,与大场馆、大剧场交相辉映、互补互促,共同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元的观演体验。

  “扩内需要着重考虑发挥消费的作用。”付一夫说,相较于投资,2022年的消费表现比较低迷,换言之,未来消费的增长空间更大。但是,当前制约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最大问题在于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的根源在于疫情影响导致很多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因此,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提振消费信心,是需要突破的重点,对此,首先要稳就业,让更多人拥有稳定收入来源,其次,从长期看,要着力推动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优化消费环境,解决消费痛点等,推动内需释放。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此时节的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天寒地冻,南方霜雪交加。“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大寒冻作一团”“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一系列民间谚语,都用来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

  伴随着初雪降临,人们开始踏雪寻梅。武汉赏梅最好的去处,自然不能不提东湖边的梅园。东湖磨山梅园创建于1956年,目前面积已扩大到800余亩,为全国四大梅园之一,它不仅是全国著名的赏梅胜地,还是我国梅花研究中心的所在地。这里种植了300多个品种2万余株梅花。其中一株梅花王已经800岁了,是镇园之宝。园中还有国内唯一一个梅文化馆,长年展示包括梅花典籍、名人书画资料在内的梅文化精华。

  降水方面,昨天新疆北部等地出现较强降雪,监测显示,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雪,阿勒泰、伊犁河谷局地暴雪。同时,西南地区有较大范围阴雨天气,普遍以小雨为主。

  <strong>推动普职协调发展</strong>

  市场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建立并完善地产新发展模式是2023年地产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

奚立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