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券商大动作,富途成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二股东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09 05:45:20

  富途控股(FUTU.O)入局香港虚拟银行。

  6月7日,富途宣布,已完成对香港持牌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母公司的4.4亿港元投资。投资完成后,富途成为间接持有天星银行44.11%股份的第二大实益拥有人。

  天星银行自2019年5月9日起成为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持牌银行,前主要股东为小米集团,此次变更后,小米集团持股50.30%,富途持股44.11%,该行于2020年6月11日正式展业。

  天星银行指出,富途此次注资主要是为了支持天星银行业务发展、推动业务多元化,同时促进行业生态发展,助力香港金融科技持续创新和普及,深化普惠金融。

  公开资料显示,富途为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互联网券商,主要通过数字平台Futubull和moomoo提供相应服务。数据显示,一季度富途总收入同比增长3.7%至25.925亿港元(3.313亿美元),净收入同比下降13.1%至10.351亿港元(1.323亿美元)。

  富途出现净收入的负增长乃至由于其成本增长所致。财报显示,一季度,富途总成本为 4.702亿港元(6010万美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2.908亿港元增加61.7%。利息支出为 3.128亿港元(4000万美元),较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139.1%。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与公司的证券借贷业务相关的费用增加。

  虽然一季报同比净收入有所收窄,但是多家外资投行对于富途进行看多,包括美银、德银、摩根大通、瑞银等均上调了富途的评估价,主要介于80-95美元之间。截止到6月7日收盘,富途股价为74.9美元/股。

  界面新闻记者留意到,由于当前富途已经不能于内地展业,只能服务于存量客户,富途当前的发力点主要在香港本地以及海外区域,其投资虚拟银行或也是出于这样战略的考虑,而富途本身具有较强技术基因。

  资料显示,天星银行是香港首批八家虚拟银行之一。香港金管局此前陆续发出3批共8张虚拟银行牌照,分别为LIVI BANK、众安银行、MOX BANK、汇立银行、蚂蚁银行(香港)、平安壹账通银行、天 星银行和富融银行。

  2023年年报显示,相比于2022年,天星银行总收入从6488.4万港元减少至4484.3万港元,与此同时,净利润亏损也呈现出扩大趋势,从约-2亿港元增加至-2.08亿港元。

  从整体的情况来看,2023年香港虚拟银行虽然整体依然亏损数十亿港元,但是其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有虚拟银行相关人士此前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虚拟银行前期的投入较大,特别是信息科技系统的搭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耗费的成本比较高,前几年亏损是很正常的事情。

责任编辑:王其霖

  据调查,这些香精来自于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甚至没有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按照原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生产者必须在取得生产许可后,方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考研人数持续上涨,从2013年的176万,到2021年、2022年的377万、457万,2023年更是以474万创历史新高,十年间增长了298万。

  “我觉得至少可以改变观念,起码不能在他们头上扣‘服刑犯孩子’的帽子。不管生在哪个家庭,孩子是无罪的,他们属于某一个家庭,也属于这个社会,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是平等的,某种程度上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帮助。”徐玖平称。(南方周末)

  15日,西南政法大学白昃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朱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政府组织通过边会向公众和全世界传达真实信息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维吾尔语不是世界通用语言,理解其内容并准确将其翻译成英文需要专业素养。联合国正式会议中的翻译通常会接受正规培训,以保证翻译质量。朱颖表示,此次边会上的翻译既不是联合国官方译员,也不是第三方人士,而是“世维会”成员。众所周知,“世维会”的立场和公信度都受到质疑,由其成员担任翻译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将“扰乱公共秩序罪”翻译成“分裂罪”,实际上有意将中方对于公共秩序的治理变成西方语境下所谓的“滥用反恐手段”。为了达到自身目的,利用翻译层面的信息不对称误导大众是一些反华组织的常用手段。“中方懂维吾尔语的学者当场指出翻译存在的问题,对于让公众认清其发言和翻译的可信度具有积极意义,我认为这是件好事。”朱颖说。

  早在六七年前,郑永春便开始关注中学地理课程的争议。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学时期参加过全国地理竞赛,博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也曾参与编写过一些地区的中学地理考题。在他看来,如果只看中国的中学地理教材,“看不出什么问题,可能觉得还挺合理的”,但国外早就将地理课改为了地球科学。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古力巴哈尔的每次“出场”都很有意思,每次讲述的故事也不尽相同,会根据西方的需要来“定制”抹黑中国的内容。比如西方炒作妇女议题时,她就把与妇女“问题”相关的故事“编得很严重”,声称“要拯救新疆维吾尔族妇女”;西方需要炒作所谓“强制绝育”“强迫劳动”等话题时,她的故事就会突出相关描述。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西方炒作的所有话题全都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怎么会这么巧?

颜岳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