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五台:学用“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3 14:47:15

  中新网忻州6月12日电 题:山西五台:学用“千万工程”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 杨静 金俊贤

  盛夏时节,走进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蒋坊乡泗阳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一幅巨型电子屏安嵌在门庭对面墙上,屏幕上,一串串数据、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图像不停演变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乡村产业链的新业态。

  泗阳村党支部书记赵丽平告诉记者,如今,村里把电子屏装到墙体上,大事小事一目了然,“数字乡村成了村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成了学用‘千万工程’经验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新视觉。”

  近年来,泗阳村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涵养文明新风,实现了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效益化,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走出了一条“泗阳村路径”。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这是泗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共识。为此,该村组建适合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的专项科技团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技术推广业绩与村“两委”干部的个人薪酬挂钩,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大“土专家”“田技师”培养力度。

  据介绍,今年该村将培训高素质农民220人,占全村常住人口(516人)的43%。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2人,力争每个农业生产家庭有一名农业技术“明白人”,让更多专业化、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向田野,为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聚集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忻州市委组织部驻泗阳 村工作队长聂永春介绍,泗阳村全村建设蔬菜大棚133座,主要种植叶生菜和果蔬菜,平均每棚年产蔬菜3100公斤以上,“60余名村民参加劳作,不出村就能挣大钱,人均年收入3.6万元。

  泗阳村村民田新安响应村党支部、村委会科学种田号召,利用该村得天独厚的腐殖土壤和白沙泉水引灌,建起无公害水果西红柿日光大棚20个,并打造成了“五台斋选”素食品牌,装箱后每公斤能卖到16元,线上+线下畅销山西省内外果蔬市场,年创产值40多万元。

  光伏电站也是泗阳村的一项重点产业项目。300kW的村级扶贫光伏电站、238.25kW的集体屋顶光伏电站及475.2kW的个户屋顶光伏电站助全村实现了用电、售电“两不误”,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提升了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效益。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0.62万元,包括光伏收益61.8万元,大棚种植40.64万元,占全村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的92.6%,比2022年增收9.59万元。”赵丽平说,今年,该村将力争再递增9个百分点,努力让“千万工程”经验在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完)

  深圳湾口岸(旅检):6:30-24:00

  由于腰背部肌肉僵硬症状比较多见,这种病容易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治疗,不见好转后可能被诊断为“癔症”“焦虑症”,最终转诊到神经科后才被确诊。

  立春在公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绝大多数年份为2月4日,个别年份为2月3日或2月5日。因此从公历来说,不论是平年还是闰年,每年都会出现一次立春,而农历闰年,一年中则会出现25个节气,年初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民间称这种情况为“一年两头春”“双春年”或“两春夹一冬”。

  拓宽人类思考的疆域

  如今,像才江一样的管护员已成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力量。51岁的叶金俄日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黑河源头流域的生态管护员。一座简易房,一个管护站,一辆摩托车,他和妻子冬木措守护着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风即国风,集中展示房县诗经文化、黄酒文化、野人文化、火龙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表演形式以舞龙、船灯、威风锣鼓、秧歌为主,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房县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悠久的民俗文化。

李佩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