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在福州开幕 聚侨心汇侨智助发展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8 23:11:50

  中新社福州12月20日电 (记者 龙敏)由中国侨联、福建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20日上午在福建福州开幕,来自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侨胞齐聚。

  本届大会以“五洲聚‘福’汇侨智,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立足福建、服务全国、面向海外,着力打造中国相关产业和人才政策措施的发布平台、全球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互动的交流平台、侨界学术与创新成果的展示平台以及侨界人才项目资本的对接服务平台,发挥侨界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共同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作为侨界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赵宇亮在开幕式上说,本次大会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发挥华侨华人人才资源优势,促进重点领域海内外人才交流合作,助力中国科技变革和产业升级;期盼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外侨胞、侨商、侨界杰出科技人才回国合作,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共创共享中国纳米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共同谱写纳米科技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第一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举办地的福州,是中国著名侨乡,有430多万榕籍乡亲分布在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归侨侨眷约有200万人。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林宝金表示,将发挥广大海外侨胞和归 侨侨眷独特的人脉、人才等资源优势,汇聚侨智,促进重点领域海内外资源、项目、人才交流合作。

  本届大会为期3天,将组织开展“两国双园”海洋食品产业发展项目推介会、中国侨智“氢”动未来绿色产业高端对话等4项产业对接,侨创联盟与侨界新生代创新创业分享会、“华侨华人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闽港澳台校长论坛等4项专题论坛,以及新侨科技创新成就展、“侨智汇”竞赛等系列活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项目、人才资源有效对接,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和科技成果共享。

  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组委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程红表示,大会活动将突出短线与长线结合,既争取当前人才项目的落地,又着眼于长期涵养侨智资源,构建侨界人才“蓄水池”;突出高端与实用结合,既争取高端人才技术,也注重应用型、实用型技能技术的推广转化;突出引才和服务结合,既注重做好前期人才引进工作,也要做好后续跟进服务。(完)

  市民朋友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在市场商超、影剧院、宾馆酒店等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在医院就诊、陪护、核酸检测时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风险人员在处于集中隔离转运、办理入住、取餐、核酸采样、外出就医、解除隔离等情况时,应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要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时要服从现场安排,有序排队,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少交谈,检测后戴好口罩立即离开,做好手卫生。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广发基金表示,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公布,体现了公募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多产品入选名录,进一步丰富了个人养老金的投资选择,有利于未来投资者根据名录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收益水平的好产品;同时,该名录的动态调整机制,也有利于行业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9月22日出版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介绍, 纪检监察学科是一门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密切相关、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一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党和国家亟须大量纪检监察理论研究人才和实务人才,“设置纪检监察学科是加快培养纪检监察人才、繁荣纪检监察学术研究的迫切需要。”

  昂贵的能源价格使欧洲制造业不得不考虑战略东移,并且这让它们离最终消费市场更近。俄罗斯廉价能源供应为欧洲创造了制造优势,但随着欧洲决定跟俄罗斯能源脱钩,这一优势反过来限制了欧洲制造业扩张。同时中国凭借巨大需求市场与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欧洲放弃美国“脱钩”战略。2022年9月,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宣布在中国广东湛江投资100亿欧元打造世界级化工基地,以逃离欧洲昂贵的能源成本,同时更靠近终端消费市场——2021年德国巴斯夫在中国区收入占比达15%。2022年11月4日,朔尔茨带领12名企业高管访华,这些企业大多在中国有非常高的销售收入占比(下图)。

  第三,因为它会引进专业化的运营机构去进行运营,所以会有助于提升租赁住房服务的品质。这会更加适应年轻人,特别像一些新就业大学生的需求。

  来自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消息称,近年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能力从年均3至4发提升至6至8发,发射火箭型号从2型拓展到6型,极大缩短了火箭测试发射周期,形成了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实现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10吨到25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从5.5吨到14吨的巨大飞跃,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叶宝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