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回应公募退薪传闻:“内部确有指导意见”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6 18:13:38

  据一财,“收入很高的(人)可能会有一些‘退’的举动,但怎么退、退多少还不知道。”6月26日,谈及公募“退薪”传闻,有公募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内部确有收到指导意见,但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 第一财经就近期多次引起关注的公募“退薪”之事求证时,多家多位公募机构人士回应称,并未听说上述消息或没接到相关通知。有头部公募人士说,“一天一个‘小作文’,实在难辨真假,我们也在了解当中”。 6月26日,市场有消息称,“有公募基金要求,2023年已发超过290万以上的薪酬退回”“部分央企系公募已启动退薪工作”,再度引起广泛热议。事实上,近来,关于公募的传言愈演愈烈,从此前的“降薪”到“退薪”,从“小作文”到各种截图,随之而来的是舆论漩涡。 从这些传闻来看,大多涉及的内容包括行业薪资、明星基金经理被查、人事变动(跳槽、挖人)、审计调查、公司争斗等多个方面。“如今传言太多,有些甚至是没有任何逻辑’。”有头部公募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部分传言背后可能也与市场情绪有关。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 183

  消息面上,2月1日,OPEC+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重申去年10月份达成的协议。此前,该联盟成员同意在2023年底前将日均总产量减少200万桶。不过,EIA库存数据加重了油价下行压力,因炼油需求疲软和出口低迷,至1月2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至2021年6月份以来新高。

  “部分地方向居民发放消费券,就是一种最直接的财政促进消费的方式。”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说,加强物流、冷链、大型商超消费场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财政政策助力消费的一个方向。

  “钱景”在哪

  2、明示。如,不想活了、想死了、我死了你不要后悔、再这样我就去死等明确地表达出死的意愿。即便是孩子偶发性无心说出,也要引起注意,及时做心理评估。

  “云南省民族医医院的建设将助力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学校服务社会、加快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实践。”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如是说。

  同时,完善发行承销制度,约束非理性定价;改进交易制度,优化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加快投资端改革,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同时,支持全国股转系统探索完善更加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

陈光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