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6 23:45:57

  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分子达到高激发态时是否存在漫游反应?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最新消息说,中国科学家通过最新研究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既表明漫游反应机理在化学反应中的普适性,也为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项证实分 子高激发态存在漫游反应的重要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化物所)袁开军研究员、杨学明院士实验团队联合傅碧娜研究员、张东辉院士理论团队利用大连相干光源共同完成,北京时间2月16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

  什么是漫游反应?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科普解读称,化学反应的发生如同“翻山越岭”,分子和原子需要像“登山者”一样攀登过能量壁垒这座“高山”,才能转换为新的物质。在传统的化学反应过渡态理论中,反应主要沿着最小能量路径进行,就像“登山者”通常要找到最低的山脊线越过高山,以此消耗最少的能量。

  在某些化学反应中,分子可能会从山峰外围“绕远”,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或者基团不会立即从分子中断开,而是在分子附近“晃荡”,忽远忽近,就像航天员在太空“漫游”一样,最终形成与传统化学反应不同的产物,这就是漫游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漫游反应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机理也广受科学家的关注。21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漫游反应。此后,针对漫游反应机理的解析一直局限于分子的低电子态和基态。由于分子只有吸收极紫外光的高能量光子才可以到达高激发态,而高亮度、可调谐极紫外光源十分缺乏,分子达到高激发态时是否存在漫游反应一直未得到证实。

  如何开展实验研究?

  在本项研究中,大连相干光源的出现使上述难题迎刃而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介绍说,大连相干光源是该团队联合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第一台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也是全球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通过大连相干光源输出高亮度、波长可以调谐的极紫外光,可以激发任何分子到特定的高激发态。

  袁开军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实验团队从事分子光化学反应研究多年,始终坚信分子在高激发态存在漫游反应。袁开军表示,在研制大连相干光源的时候,实验团队就提前自主布局了几个研究方向,星际分子光化学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大连相干光源打开了研究分子高激发态反应机理研究的大门。

  实验团队利用大连相干光源制备出高激发态的二氧化硫分子,并结合自主研制的高分辨离子成像技术探测了激发态氧气产物的量子态分布。实验发现,二氧化硫分子在133纳米波段附近解离产生的激发态氧气产物呈现两种振动量子态分布。

  理论怎样验证实验?

  在实验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后,傅碧娜研究员和张东辉院士理论团队随即开展理论验证,他们利用自主发展的高精度激发态势能面构建方法和产物量子态分辨的动力学计算,精确重现了实验所观测到的现象,揭示出高激发态的二氧化硫分子可以通过漫游反应产生高振动态分布的氧气产物,而传统的最小能量路径只产生低振动态分布的氧气产物。

  这次实验和理论结果的一致,证实高激发态漫游反应通道的存在,表明漫游反应在化学反应中普遍存在。

  杨学明院士指出,本项研究对以往化学反应的理论产生了新的认知,很多传统化学反应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都有可能用漫游反应机理得到解释,这将提升人们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每一次基础研究的突破,都扩展了人类认知的边界,扩充了人类的知识储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透露,下一步将利用大连相干光源开展更多分子的极紫外光化学研究,深入理解分子光化学过程在宇宙分子演化和生命起源所起的作用,同时,推动科学家发展新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实现更精准地描述和预测化学反应。(完)

  为学习弘扬“漳州110”先进事迹,自2022年9月起漳州市美术、书法、剪纸等各协会艺术家深入基地开展写生,围绕主题进行创作,共收集书画、剪纸、摄影作品200多件,全面展现新时代漳州公安新担当;通过精心挑选确定110件入选,并汇集成册。

  两国元首表示,扩大天然气合作符合中土双方战略和长远利益。双方要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合作,同时全面挖掘绿色能源、天然气利用、技术装备等领域合作潜力,打造全产业链合作。中土在以下领域也存在广阔合作前景。

  1月28日集中后前往欧洲拉练

  该活动是秘书处举办的首届年度汉字评选活动,旨在立足中日韩三国共同文化价值,促进民心相通。两轮票选活动于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举行,中日韩民众积极参与。首轮票选结束后,经中日韩三国专家商议,确定入围的12组汉字词。“和合”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相生”和“共感”分别位列第二、第三。

  黄河壶口瀑布是山西又一处世界级地质遗迹。黄河流经壶口时,河床从宽约300米的宽谷突然缩小至30米的窄谷,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县域地势平坦开阔,又有运河流经,良田众多,自古便以粮食闻名于中原。丰收的沃土,孕育了浚县天下粮仓的盛名;宽阔的运河,丰富了中原百姓的味蕾。

吴佑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